● 彭子珍
贵岭岛,是一个海防线上的礁岛。岛上常年驻守着一个哨所。哨所只有三个人,一个退伍兵,叫邹亚东,是所长。两名基干民兵叫周小彬、黄宇平。
哨所的工作任务既简单又复杂,只负责观察海上的海况和管理航标灯塔。他们三人每日背着作业包穿行在海岛上。午间,找块树荫,在地上铺上两张随身带的旧报纸,摆上榨菜、辣椒酱、午餐肉,嚼着压缩干粮,喝着水壶里的白开水,全班三人,就地用餐。餐后,按照惯例进行半小时读报。三人轮流读。民兵黄宇平读报最具水准,因为他是大学生退伍士兵。由于哨所交通不便,每次给养上岛须观察潮汐,所有报纸杂志和信件只能随一个月或都更长的时间与给养一起送来,所以报纸上刊登的都是旧闻。但什么样的旧闻从黄宇平嘴里读出来依然如同刚刚发生的新闻。“解放军的飞机巡航台湾海峡……”听得俩人耳朵都竖起来了,“湖南大水已经超出警界线……,急得湖南籍兵周小彬连声说快点读快点读。
午后的阳光特别暖和,微风吹来,光影摇曳,三人或坐或躺或靠在树上,怡然自得。有时候,读着读着所长就睡着了,每到这时,黄宇平就知道所长是太累了,就有意放低声音,轻柔了又轻柔,所长的呼噜也就打得更响了。
民兵关心国家大事,在海防哨所坚持半小时读报,把旧闻当新闻读的材料被逐级上报。不久,来了几个记者,和他们在哨所相处了几天,不是天气预报说近日马上会有大暴雨,记者们还舍不得走。记者们记录了他们在哨所生活的点点滴滴,当然也把他们在树阴下读报的场景拍了照片。就在记者们走后3天的夜里,因天降暴雨,导致航标灯塔熄灭。三人冒着倾盆大雨连夜抢修道路。不幸发生了,黄宇平一不小心滑倒被卷进了海水中。邹亚东、周小彬喊破了嗓子,沉痛的呼号和着雷雨在海岸线上回荡了又回荡……
几天后,单位又派了一个民兵上岛。哨所依旧是三个人,照样每天巡线值勤。一天中午,还是找块树阴,在地上铺上两张随身带的报纸,摆上榨菜、辣椒酱、午餐肉,嚼着压缩干粮,喝着水壶里的白开水,全班三人,就地用餐。餐后照例,开始半小时读报。轮到所长读了。正读着,突然,所长没声了,眼睛却瞪得大大的。继而,所长号啕大哭,捶胸顿足。两人连忙从所长手中抢过报纸来一看,也惊呆了。只见报纸上赫然登着黄宇平的照片——在树底下,黄宇平手拿报纸坐在中间,左边是所长,右边是周小彬,前面地上铺着的报纸上还有没吃完的压缩干粮和榨菜。新闻标题是——贵岭岛上哨所三个兵,这是一个月以前的报纸。从此,很长很长时间,哨所再也没有读过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