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杰春
侯洁春,内蒙古通辽人,现居汕尾,高级政工师。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铁路作协会员、汕尾市散文诗学会会长、海丰德成中英文学校文化发展顾问。
很荣幸参加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我是来自内蒙古祖国北疆的科尔沁草原通辽,以前对钟敬文先生有所了解,知道他是中国民俗学之父,在中国和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钟敬文先生的道德修养,学术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典范,尤其我来到汕尾生活、工作以后对钟敬文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敬仰之情又有了新的升华。他出生在我们海丰县公平镇山下村,这也是我们海丰人民的骄傲与自豪,我作为“新汕人”工作在海丰县德成中英文学校,我也为我能在这人杰地灵的海丰大地这片热土地上工作生活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又认真的拜读学习了有关钟敬文先生书籍和资料,对他老人家的人生经历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他的学术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对他的道德情操有了深刻感悟,对他的精神思想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高度。
纪念钟敬文先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传承先辈的先进思想和学术理论,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把中华民俗文化传承好,发扬光大,有效的推动中华民俗文化事业紧扣时代脉搏健康发展。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重视、学习、传承好民俗文化的思想认识工作力度没有问题。我想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认真研究一下,怎样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那么怎样创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创新发展与继承、民俗发展与文明建设、民俗与迷信的区别等,还有渔歌怎样原汁原味的传承与怎样发展变化用普通话推广,英歌舞动作创新变化适应新时代人民的需求等,怎样创新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才能够解决,我是一个学习者,对民俗文化也没有深入的研究,但通过今天的座谈会,增强了一些责任感,海丰是汕尾最根本的文化底蕴的阵地,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要求紧迫。钟敬文先生为中国民俗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我们作为钟敬文先生故乡的人,就应该继承钟敬文先生的事业,把海丰的民俗发展工作做的更好。在新时代的今天把钟敬文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把我们海丰的民俗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是一个“新汕人”,工作在海丰,今后,要以钟敬文先生为榜样,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能为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发展,尽一份责任、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