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明 吴长辉 林彩红 陈智军
仲春时节,临溪而立,旭日伴着微风,波光粼粼。位于陶河镇步雅村边的300亩渔塘里,鱼儿活蹦乱跳,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成为了乡村一道特别的风景。
去年来,海丰县陶河镇步雅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聚焦“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定位,通过辖区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要素配置,引进市场主体经营,推行“村集体+市场主体+村民”等模式,盘活资源、用活资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强筋壮骨”。
党建引领 主导产业“唱主角”
步雅村位于陶河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2.5公里,与可塘镇隔东溪河相望,有埔陇渡口可相连,对外交通便捷。全村面积3804亩,耕地面积1773亩,水域面积500多亩。该村结合实际村情,以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带头等为抓手,进一步引领党员干部学习领会省、市、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及相关会议精神,学习先进标杆,汲取奋进力量。多场次召开集体产业议题,将党建与集体经济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支部党员提出发展“金点子”,实事求是规划步雅乡村振兴事业。
该村把党建引领贯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过程,深入探讨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通过合法有序的手续,促进长期外出务工人员的农田转由集体统一经营,使农田这一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
该村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择优良的莲藕品种,以优质的莲藕种植为特色,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户发展主导产业。同时通过创建“村经联社+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与海丰县润泽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销路等问题,统筹投入资金共65万元,整合流转250亩常年低洼农田种植莲藕,每年享受固定分红6.5万元。此外,还优先聘请3名贫困户,减贫带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赋能蓄势 按下绿美生态“快进键”
步雅村主动下好乡村建设的“先手棋”,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驱动“绿色发展”示范工程行稳致远,筑牢绿色发展底线。该村辖区原有三百余亩池塘养殖南美对虾,导致水质污染,影响周边农业种植,两委干部上门拜访,为原租户解释说明了政策要求和村集体产业发展规划,妥善协商土地承包未到期赔偿金数额,经数月时间的努力,提前收回并成功流转池塘土地,引进企业开展“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在不改变土地属性的前提下,空间立体利用,构建“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新型产业模式,推动生态渔业和新能源光伏产业齐驱并进,年租金由8万元提高到18万元。
该村因地制宜,积极谋划打造休闲农业,助推一二三产业共融共促。辖区内大王山林场海拔不高,占地80余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适合种植荔枝等果树,但因为农村人口流失严重,长期处于荒废状态。为盘活土地资源,步雅村积极谋划产业升级,拟引进相关企业,结合原有的革命遗址,利用大王山土地打造集休闲农业为一体的果园,提供采摘、农家乐等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的突破。
“接下来,我村将充分整合资源优势,贴近村情,打好发展‘组合拳’,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多方位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拉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河镇步雅村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