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秀明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人生里最美的莫过于母爱,母爱如温暖心灵的阳光,滋润心灵的雨露,浇灌心灵的沃土,净化心灵的彩虹,总是那样无私而伟大。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从小到大母亲从来都没有放松对我们学习上的教诲,我们兄妹几个相继都走进了大学的校门。母亲已经70有余了,曾经乌黑的头发已经日渐斑白,曾经挺直的身板也已经如弯弓一样,每次见到母亲,我的内心总是会泛起无言的酸楚,母亲老了。
我是家中的长子,记得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母亲挑着担子,把我送到离家数公里外的汽车站。一路上,母亲不停地关照我,学习上不能懈怠,一个人在外要吃饱穿暖,看着母亲额头上微微沁出的汗珠,我想要接过担子,母亲始终都不肯,一路轻盈地跑在我的前面,看得出来那一刻母亲的内心是快意的。
父母那个时候在工厂里虽然都拿着工资,但是供我们几个上大学是远远不够的。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起身在院子里做小砖,晚上下班后还要做到十一二点,只为赚点外快贴补我们上学的费用,吃得也简单,有时候就是煮一锅饭,就着一碗咸菜,甚至连油都舍不得放上一滴,这些都是我们后来知道的。
我毕业前的那一年寒假,母亲到南京来看我。母亲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到南京更是有生以来的头一回,我想领着母亲在南京好好玩一玩,母亲说,花那个钱干啥,再说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不如到大商场里去看看,人多也热闹。到了商场,母亲执意要为我买两件衣服,说马上要毕业了,上班后得穿得体面点。那一次,一向俭朴的母亲出手豪爽,为我买了一件中山装、一件羽绒服,一下子花了差不多有200元,要知道这可是她好几个月的工资啊。
毕业后,我分配到了离家不远的小镇工作,后来又在小镇上成了家买了房,一有机会,我就会回到老家,看看母亲。每次回去,我会给母亲买上两件衣服,或者是一些吃的用的,每次母亲总是会嗔怪道,我们有退休工资,想吃什么想穿什么,自己会买。你们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过日子要晓得精打细算。临别前,还不忘关照,下次无论如何不能再买了。
又是一年母亲节。母亲节,我该给母亲准备点啥,这个问题这两天一直在心里盘算着,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吃也不愁穿也不愁。突然间,我想到了龙应台说过的那句话,母亲需要的是“一段时光”的陪伴,陪母亲吃一顿饭,聊聊心里话,让时光在亲情里氤氲,这不正是我送给母亲“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