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山
春风和煦,一丝凉意中带着些许温暖,唤醒着被冬天紧裹一季的大地上的万物。春风拂来,一切生命都有了新鲜感,一切事物都活跃了起来,大地欢喜。
俗话讲春雨贵于油,一滴春雨一粒粟,昭示着春雨的金贵,春雨的温婉与神奇。与夏雨不同,她没有那么狂热,没有那么暴躁,更没那么强烈地似乎不顾及大地上的生灵,只一个劲的裹着狂风肆虐;亦与秋雨不同,春雨越下,柳叶儿越稠,草儿越绿,庄稼更是沉甸甸的接受着洗礼,等待着收获;更与冬雨不同,难得的冬雨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冰冷与思考,忆述着四季并酝酿着春的风、春的雨。
南方的春天来得早,停留的时间也短。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春姑娘的脚步,上个礼拜在路上折下的新柳还只都是两三寸来长的叶子,今天推开窗子,眼前的柳枝已经长长地低垂下来,和着春风婆娑摇曳,挂满了毛毛虫一样的柳花儿。随着大地的绿越来越浓,阳光也逐渐变得炙热起来,夏天很快就会不约而至。
这雨下了一整天,淅淅沥沥的,雨不大,但极缠绵。一旦太阳露出笑脸,下午地面上的水渍即有风干的意思,虽然天空中仍还有雾滴样的雨珠悬浮,草尖上的水珠也逐渐的掉落下来,像天空的星星一样浓稠。想出去走走,似乎又毫无必要。就这样,将时间定格在了窗外那片郁郁葱葱的草坪上,偶有鸟儿欢快地飞过。
在春天,在雨天,泡壶浓茶,燃只香烟,悠闲地坐在躺椅上找本书来读,有些季节更迭的错愕感。一年之计在于春,敢于挑衅人生的意念与行动,需要在某个深邃的夜晚,最好是星空漫天,月光透明,挑一盏温色的小台灯去读,累了就转头看一眼夜空的星星,兴许可以咂出人生未来的那种尘埃落定的心境。是的,不光是征途,就连未来的路也同样的心尘落尽,却是另一种境像。
思考着人生这个永恒的主题,窗外的浮雨悄悄落着,若有若无,伴着微微细风,嗅着淡淡的绿意。
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句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何止不是这样,总是循规蹈矩的走着,怀着极大的希望,踌躇着自己人生的轨迹,自然没有大的发展。当尝试着去适应自然的规律,学会改变自己,改变一成不变的思维与行动,就会走出更多更好的路。这如同在冬天里蛰伏的动物一样,它们只是暂时的躲避,却是为了储存能量,酝酿希望希望,为了惊蛰后的那一搏。如果没有地下一冬的坚守与奋斗,在寂静的角落里默默孤寂的努力,就不会有春雨后的萌生与峥嵘。
同样,生活中再多的潜规则也抵不过命运的规律,潜规则是人为的,生命是灿烂绚丽的。当暴风雨来临时,坦然地面对,积极地融入大自然的选择中,强者自会出类拔萃,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平静、笃定与拼搏、抗争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小草在春雨的浸润下,一天一个样子的茂密起来。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回报着春风的抚摸,春雨的爱恋;柳树的叶子,在浮雨的洗涤下青翠欲滴,柳絮随着春风飘舞,似漫天白雪一样。
然而,在我和柳树的头顶,是苍白的天空,蒙着一抹淡淡的白雾与阴霾。在这种苍白的背后,晴朗的夜晚才可以看得见漫天的星星,听得见窸窸窣窣的虫鸣。期望着春风能够拂去白雾,春雨能够洗涤掉天空的灰色,抑或须等到夏季狂风暴雨的来临?
感受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达,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方便与充实,心灵深处陡然产生了一种期待与不安。春风可否吹走天空的灰朦?春雨能否涤荡这飘忽难落的尘埃?眼前模糊不清,所以并不能从一开始就指望一个季节的来临,会擦亮人么的眼睛,要经历无数个季节的轮回,永不歇息地期望。也或许,在人类灵魂与星空之间隔上一道明幕,看得见,才能使渴望与行动忽然对一切生命具备一种拯救的力量。
春雨依旧在下,春风仍是徐徐的荡着,春暮向晚,路上尽是正往家的方向奔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