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峰
“可奈年光似水声,迢迢去不停。”一番寒暑,老家的日历,只剩下薄薄的几页,宛如破晓的弦月,又似无情的雪刃。日历的封面,仍是红通通;上面的字迹,依旧烫金金;横在日历牌腰间的,是一把黄灿灿的铜夹,将走过的日子收紧。
要不了几天,这一本日历,就会被母亲无比虔诚地取下来,轻轻地捋去上面的灰尘,慢慢地将一页页抚平,小心翼翼地将它整理好。然后,如托起一个娇嫩的婴儿一样,将它放进一个乌红红的枣木箱里,依照年代顺序,与一本本旧日历陈列在一起。久久地,凝视这一口呈现包浆、弥散幽幽光亮的老木箱,恍恍惚惚之间,人会感觉走过的一串串旧光阴,其实都在这一口小小的箱子里,安详、恬淡、无声。
在此之前,母亲会举行一次家庭圆桌会议。此时,窗外的夜空已是黑漆漆的,橘黄黄的灯光映射在门口,阒静之中,能听见黄叶从高高的树枝无风自落的簌簌细语。这一本日历,带着母亲手掌的温度,在每一个人的手心缓缓传递,让家庭的每一位成员温故。
不知为何,一家人特爱老日历,尤其是母亲。尽管,市场上有挂历、台历、电子日历,五花八门,但每一年,母亲还是会带领大家去赶集,到花花绿绿的小摊上去购买一本纸日历。一年一年,母亲在前面走着,我们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雀儿跟在身后,不知不觉,母亲的头发花白了,腰也佝偻了,脚步也蹒跚了,一本一本日历,就这样被一家人热热闹闹买回,成为家庭的核心部分。
轻轻地,翻开日历,一页页,尽是流金岁月;一张张,尽是难忘时光。纸页,有红的、黄的、青的、绿的、黑的、蓝的,宛若儿时的冰糖纸一样又薄又亮,散发着淡淡的薄荷味的油墨清香,留下了一家人日常的点点滴滴。
母亲虽然不会写字,但会用朱砂笔在每一个人的生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特别日子提前画个圈,以便依次做好过节准备;进进出出,兄弟姐妹会在一些重要日子互相提个醒,比如给母亲过生日、定期体检、购买药品,以及人情往来、拟定计划、事项商议等等,一一写在日历。
更让人感动的是,当我们在外每有收获、或有成就、或有发展,首先会给母亲报喜,母亲会请人及时记上一笔,留住幸福时光,给以祝福与鼓励!
一个个看似平平凡凡的日子,通过这一本小小的日历,折射出奋斗的意义,凝聚了亲情的温暖,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
就在此夜,一家人回顾、总结、自省、计划。得失已成过去,希望就在明天。面前的日历告诉每一个人: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切要向前看!
该与日历再见了!
当母亲将这一本日历无比郑重地装入枣木箱,用一个纤巧的滑轮缓缓吊上阁楼的那一刻,全家人齐刷刷地行注目礼,宛若一场无声的告别!这是一个无比庄严、无比神圣、又无比眷恋的时刻!泪眼朦胧中,我听见了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宛若钟鸣!
别了,我的2021年;别了,心爱的日历!当新一年的旭日冉冉喷薄时分,当浩荡的晨风徐徐吹过光阴彼岸,就在日历牌中间的老地方,又会挂上一本红红火火的新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