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0/11/20201130332516aa9e4c4bf79861c4934d351cda.jpg
● 林小明 ▲ 湿地风光 虞汉炎 2015年秋,时旅居北京的中国美术家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岭南画院签约画家、广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0-11/28/000187.html

等待处理…

情致朗然 画山水灵光

——小记广东省美协会员虞汉炎

2020年11月30日  浏览量:319

● 林小明

▲ 湿地风光 虞汉炎

2015年秋,时旅居北京的中国美术家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岭南画院签约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水彩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广东省美协会员、水彩画家虞汉炎欣闻海丰大湖、联安被国家定为湿地公园,便在海丰家乡画家陪同下到湿地采风。

相遇在天 相守在人

1962年出生于海丰,1983年考上广州美术学院,1987年在深圳美术学校工作后,虞汉炎时时不忘家乡的龙津河。龙津河畔长大的他,在异乡的梦里出现小时他在龙津河与鱼共舞,与水鸟齐飞的画面。当来到或大湖、或联安湿地时,他任暖丽阳光眼帘跳动。看着那一片片水草,一朵朵野花,一批批栖息小鸟……,他一步一景仿佛在读湿地美好诗篇,他感到湿地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悄悄出现在人们眼前,向人们展现她一页页诗笺,讲她的前生今世。湿地读秋,使他感到那湿地的绿黄红赤,正是他创作的元素。

在广州美术学院读书时,汉炎的班主任胡钜湛教授,1956年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和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毕业后一直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导师。他关于“在水中斑澜”水彩的理论为水彩画创造了独有的语言,汉炎不论在读期间还是毕业后深受启发和影响,崇拜他在“水彩”画中专利创新的奇特画法,从而探索了水彩在水中的特性,把水彩变成了水的彩。

移步湿地,汉炎决心借用眼前绿、黄、红、赤,用水、彩、笔、纸的混搭,展现湿地之秋如此美好的景象。于是,他一连十多天挥豪湿地,面对五彩绚丽的天空,面对或掠空飞翔、或驻足的珍稀水鸟,面对飘逸的水草……画下了一幅又一幅的湿地作品,不但表达了对家乡自然景色的观察、感悟,对湿地灵魂的理解、交流、感受、赞扬,还实践了教授、老师的创作理念,继承和创新了画法,更为主要的是学习了他们敢于突破的精神。面对汉炎的湿地画,画家们说,他的水彩更出“彩”了。

漫步湿地 情寄水墨

百里湿地,一片风光。在汉炎或是大湖、或是联安湿地,不管是走马观花、不管是驻足观望的此时此刻,他为家乡有如此美丽生态环境、有如此广阔的绿色植物,为如此众多的鸟类所征服。他在情致朗然时刻,落笔大胆,用勾线、角块、湿染、干湿并行,或色或墨、水色交融、自然彩丽的那一幅幅高写生作品不仅表达了手下生情为家乡绿水青山的敬意,还感恩湿地那一片片水草、那一丛丛芦苇、那一朵朵荻花、那一排排小鸟……给他创作的灵光、促摸的神经。看着他的作品,笔者知道,他一手水彩画,不是一片纸的光阴故事,而是一种品醉陈念放飞的一种心情。那是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与海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到海丰县文化馆开设的美术培训班学习。其时主课的是百年老校“海丰中学”早期校长马铁先生儿子、文化馆馆长马若愚。他用父爱般的热情指导汉炎等学生进入美术的大门。看到汉炎在水彩画的潜能,马若愚以自己的性能与学识言传身教,不管是在培训学习,还是登门求教,马老师把自己对水彩的理解、创作、体会都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象教育儿子一样启蒙他们。当然,几年的美院深造,给了汉炎开拓视野的机会,特别在班主任胡钜湛教授在水彩方面从游鱼“系列”的湿画第一人后,更使他收益匪浅。当他徘徊海丰湿地之时,便用在水彩画中用了自己的“图示语言”。

看着汉炎挥豪,看着他落笔用水墨倾诉爱的故事,品味用激情画出的小鸟、野花张扬出来的符号,使他的作品“水”与“彩”交融到美的极致,出现了真实十足的画味。表达了一笔一画,融入印象主义到象征主义的手法。

驻足在汉炎湿地写生,笔者领悟到汉炎在水彩画领域中,运用水彩黑白、线条通过画面构成不同韵律,表示了他的作品处于自己的成长期。

时光深处 放松心灵

在1983年7月1日党的生日之际,乡邮展员给汉炎家送来广州美术学院新生录取通知时,海丰名园村沸腾了。名园村人、族人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人考上广东美术最高学府。乡里父老兄弟为他祝福,他双亲看到录取通知书时,想起汉炎小时画公仔的往事。他有一次,在乡里看了N次《地道战》、《地雷战》等露天电影后,想起叔父新建的雪白墙上“露一手”,画上了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当然,此举受到父母亲痛骂,小汉炎也走上了“涂”“色”之路。

在汉炎读高中时,他能为乡里、有关部门画“农业学大寨”等标语、宣传画有收入时,他双亲高兴了,为他们有天生佳质、自学成材的儿子出色华丽转身,也为自己用辛勤的双手培养了成材的儿子。

就要到广州上学了,当汉炎跨出家门口踏上广汕路、步上龙津桥时,他回首一望在龙津河边的名园村。千百年来,从莲花山蜿蜒而来龙津河,哺育了名园人。他忘不了,到河边踏水弄鱼、到田地培种介兰菜、到榕树下嬉戏,更忘不了令他着迷的“马氏祠堂”,古色古香潮州会馆及革命先驱彭湃就读小学在会馆里的课室……

进入美院后,那些天真的、跃动的、希望的、思念的、牵挂的,他都没有放弃,那些痛苦的、失望的……他一笑了之,让班同学、老师看到一位农家子弟对学业的执着。

当大一时,他的作品《水彩、水果》被广州美术学院收藏并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及《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可见他初获成就。

在大学毕业后,他不管在深圳美术学校工作,还是从事建筑设计、室计装修,他都在心中安放对水彩的回眸,创作了一幅幅作品。当一幅幅来自原出生地海丰、有明显海丰湿地印记的作品在2015年—2019年亮相全国各地大展,深受各地观众好评的作品有《岁月》《好日子》《步履明生》《傍晚》《渔船》《暮色·秋》《耕》《暖暖的风》《腾飞》《休船》《荡漾》《出海》《云南小镇》《待航》《静静的渔湾》《筑梦未来》等,这些作品入展后获奖并收藏,也有作品飘洋过海到外国展览。

执着的心态使汉炎浅行静思在创作中,他要从一个早晨画到另一个早晨,从一个春天画到另一个春天,画好山水。

可是,当2020年春天到来时,他被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疫情的感动了。闻知海丰彭湃医院医务人员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护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派出医护人员白甲逆行湖北一线时,用了一星期时间,创作了一幅《出征》的巨幅国画,表达了一位画家对最可爱的人的崇敬。

也是在去年初,汉炎关注到海丰县特殊人教育学校,为了向特教学校老师及学生表达爱心,创作了一批重教、自强的作品,送给学校。

最近,笔者面对气宇轩昂的汉炎,只见他对“奖”绩一抹微笑,他知道,家乡的绿水青山及祖国山河画不尽的,只有用炽热的心,让手下的作品更出彩。

上篇:没有了
下篇:重返坡平村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