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0/11/pc20201123f736751fcaf84b5284c9b013a56e90bde01.jpg
潘宣:原广东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口腔科名医。主要观点:通过医共体建设,整合我县现有的技术力量, 通过内引外联,通过学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0-11/21/000161.html

等待处理…

【湾区乡贤献智访谈】之五:

潘宣: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 提高县域住院率

2020年11月23日  浏览量:172

潘宣:原广东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口腔科名医。

主要观点:通过医共体建设,整合我县现有的技术力量, 通过内引外联,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引进、设备投入、改革管理机制等,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民众对公立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快速提高我县的县域住院率。

主持人:当前我县还没有一间现成的三甲医院,可以说在医疗卫生方面优质的资源还是捉襟见肘的,大部分的医疗人才都在大医院堆积,所以很多百姓在生大病的时候都会选择去深圳、广州等大医院,所以县域的医院住院率都不高,请问其原因是在哪里?

潘宣:你刚刚提到的海丰还没有一家三甲医院,从历史上看我们海丰县的医疗事业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解放初到文革后一段时间,在粤东,在整个地区还是享有一定的盛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相对有些落后,但最近几年,各方面已有很大的进步,如彭湃纪念医院新的院区也在建设之中,这说明我们当地的政府对医疗的投入蛮大的,同时卫生战线的医务人员、管理者都付出了很大的劳动。但是汕尾和海丰的县域住院率还是相对比较低,从广东省卫健委、国家卫健委今年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截止到去年底,整个广东省住院率平均水平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四点多,接近百分之八十五,这已经是接近完成了我们广东省提出来的全省平均县域住院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基本目标,但是汕尾市相对来说是比较靠后的,海丰县在整个汕尾市里面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仍然还没达到百分之八十,大概百分之七十九左右。

主持人:我们这些年来也是慢慢地摸索和改革,其实这条路也是非常的困难的,一来是缺资金,二是缺技术,三是缺人才,我们要怎么样才可以能够让当地的老百姓信任我们县域的医院,实现大病不出门,提高我县的县域住院率的?

潘宣:现在各个医院都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各出奇谋,各施各法,所以国家这几年就提出了建设医共体,或者是紧密型医连体这么一个说法,目的也是为了整合有限的医疗事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优质的资源沉在基层,让省城和大医院来帮助基层的医院,让基层的医院自己能够抱成团,让自己能够结成一个集团式的管理,这样子来提高效率和水平,这样子的话就能够把基层的医疗水平和救治能力提高,老百姓就不用跑到省城去了,这个提法出来以后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还是在慢慢探索。

主持人:目前的话有没有比较成功的案例?

潘宣:我们的医共体可以找一两个或者几个上级医院,跟我们一起共建,他们的专家,可以说我们想要他们什么专家来,他什么时候就能来,我们这里有些急救病人,如果专家要来很快就可以到,平时可以给我们传帮带,比如说带我们一个团队,一个科室,然后有几个科室撑起来的话,那整个水平就好提高了,就是打通天地线,再往下的话,只要以医共体里面的龙头医院为主体,然后把卫生院通通都统一起来了,把他们的水平都同质化了,就是一个水平线可比了,这样的话,即使在乡镇的老百姓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救治,我们可以在县域里面享受到省城的一些优质医疗服务,这样就是纵向的联合,这个很重要。另外一个就是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这就需要一些政策的扶持了,我们这地方毕竟还不是山区,还是一个交通便捷的地方,只要政策到位就一定可以引进到高层次人才。

主持人:那么我们知道潘老师在医共体建设上也是有自己的一些探索的经验,结合海丰当地的一些实际的话,您觉得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和经验值得我们海丰借鉴的呢?

潘宣:说到经验,我们之前也有过几年的实践,就是跟清远那边合作,然后也获得了广东省的二等奖,我这里可以结合现在全国各地的一些做法,为我们这里医共体的建设提供一点个人意见和建议,首先从全国各地来看,这个医共体建设或者医联体建设要成功,它必须是一把手亲抓,就是当地的一把手,县的话就是县委县政府一把手能够亲抓。在其他地方,有成功的经验基本上都是一把手亲抓,都是一把手工程,要不然的话很难整合到资源。

主持人:其实要把分散的资源整合的话是很难的。

潘宣:很难,你说靠一个医院去整合其他的,人家凭什么给你整合,这里面就需要一把手工程,成立这么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然后把各个行局大家都拢在一起,有什么要改的,有什么要解决的,大家在一起把它解决掉。另外,在制度设计上一定要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因为我们国家前几年说这个基层不行,结果我们就给基层搞了一个一类公益机构,卫生院就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那么现在你说搞医共体,把医院跟卫生院搞成一个大家庭,那么存在两种编制,据我所了解,我们现在公立医院都是二类事业单位,二类事业单位要绩效考核的,工资奖薪都是要考核,那么一类跟二类有一定的冲突,所以现在目前成功的经验他们都是对一类的人员性质不改变,身份不改变,收入水平总体上不降,可以提可以上,但是不降低,要按照二类来考核,做的好的人可以比原来增加。

主持人:如何提高医院声誉?为什么要建立医共体?

潘宣:公立医院是不给做广告的,病人就是你的宣传源,口口相传,信任很重要。那么医共体一定要在管理上面统一起来,人财物一定要能够共享的,不然的话你的医共体是虚的,为什么要建立医共体呢?因为镇卫生院都很难招到人,那么医共体就是县统一招人,统一培训,然后大家共同来使用,可以轮转,你的人就是县医共体的人,然后今年把你分配到一个地方,明年分配到另一个地方。

上篇:柴生颋:直面医疗领域短板 推行现代医院的管理模式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