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源:“南粤新乡贤”、原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长期回乡帮扶彭湃医院。
主要观点:学科强,医院才能强。县级医院应承上启下,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方面,关键要做好我们本学科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提高,送出去引进来,不断地提高医疗水平。同时,要提升对急危患者抢救与转运能力,以及医疗服务能力,让老百姓信任和放心。
主持人:这一次我们邀请到的是林晓源林医生。您好,林医生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直播间,那么这一次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一些智囊呢?
林晓源:我今天来主要是谈谈医院学科方面的一些建议。
主持人:在学科建设方面,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林晓源:学科建设主要就是人才方面的建设,我觉得引进人才是一个手段,更关键的是我们要怎样做好我们本学科现有的人才的素质提升,不断去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这个才是我们必须要做的,现就我最近几年回来海丰彭湃医院的工作经验,来跟大家谈谈。
主持人:目前的话,海丰县县级医院学科建设上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林晓源:就彭湃纪念医院而言,主要的学科建设方面还是人才的问题,目前人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一个就是引进人才不容易,能引进的可能很快就走了,第二个人才培养可能还不够重视,本身的人才培养,有一些值得再去挖掘的。如,彭湃医院的儿科高级职称人才算是比较多的,主任、副主任这样级别的医生加起来有十几个,那在其他医院包括其他许多县级医院都没有这么多,所以把他们作为人才挖掘出来,我觉得应该多点派他们出去学习,出去开会,短期的开会,中短期比如说三个月左右的进修,专科的进修,长期一年的专科进修,这样对医生医技水平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第二个就是引进来,引进来不一定是要把这个人引进来,其实我觉得就像我们最近我们这几年搞的我们海丰这些外出的乡贤回来,其实我想也是一个好办法,我想我们这班人来了以后,对他们学科的建设是有很大帮助的。
主持人:林医生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引进的人才,不一定要特别高端的,但要适合我们学科的发展。
林晓源:对,我们引进人才,首先这个医疗中心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对下面基层医院的负责,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
主持人:指导他们一些日常业务工作。
林晓源:目前我们当地县级医院这块,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政策分级管理、分级医疗。什么情况往上送,什么情况留在县级医院,留在县里面,所以就是我们说的叫小病不出县,大病小部分出县,大部分还是要留着,你要是没有这水平,很多病人你就不敢处理。同时你处理得不好,老百姓都不愿意在这里治疗,要让老百姓相信你,必须要把自己的医疗水平提高,这就要求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
主持人:这些基本疾病的一些抢救的知识必须是要了解。
林晓源:不但了解还要掌握,这就涉及到我们学科怎么建设的问题。我是儿科医生,我认为作为儿科医生对儿童的意外伤亡必须具备抢救、中毒、异物的吸入、抽筋的能力。
主持人:人才对于一个学科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方面支撑学科建设?
林晓源:我觉得作为县级医院学科建设而言,必须要参照上级医院、三甲医院、顶级医院,他们这些学科我们要延伸,为什么我要提到这个呢,因为有很多病人,比如说这些病人在县级医院处理不了往上送,比如说到我们广东省人民医院,它是有学科分科的,比如小儿血液肿瘤,小孩的神经,小孩的心血管,小孩的肾病,小孩的消化,发育行为等都是有分科的,那好,这些分科的病人在上面全部诊断,经初步的诊论、处理后,往往院方都是希望下沉转回到县级医院,县级医院接着治疗,这些病人不可能长期留在省的重点医院。
林晓源:对,因为你大的方向就不可能跟上面对接,其实这一块我刚才提到的人才培养里面,就应该涉及到人才的专科化。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在整个儿科的基础上,再去学其他的专科,比如我是专门搞小儿神经的,那我除了小儿神经,一般的儿科疾病我都必须要了解,但是我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有一个重点的研究方向。
主持人:除了刚才您说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这样一个方面,还有技术开展的层面,就是说我们要去细分这些科室和项目,那么在人才以及这些技术上,当地的这些人才,现有的这些主任、主任医师,该怎样去利用这些资源去发展?
林晓源:我发觉在医院里教学方面的查房、带教这一块比较薄弱,那当然说到科研这一块也是比较薄弱,就教学这一块,教跟学是相长的,带教是什么呢?就是医院的主任、副主任,可以带下面的主治中级,也可以带初级的住院医生,甚至还可带实习、见习的,这样的带教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促进带教老师的水平。同时带教必须要规范,要把最先进的、最规范的医学知识传授给下级医生,所以这就要求上级医生要规范,激励他们不断地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