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可塘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4年1-10月,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5.67亿元,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均超年前预期目标。
“典型镇”规划稳步铺开
可塘镇一方面围绕典型镇“1+4+7+9+N”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镇村规划编制,凝聚帮扶单位、国企、乡贤、群众等多方力量,统筹做好特色产业、规划建设、基层治理,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提速抓好省级典型镇建设工作。目前完成典型镇规划编制正报省备案,共谋划建设5方面32个项目,25个项目已投产,总投资3.56亿元。同时加快上达、可塘社区、罗山、可新、长桥、溪头、联金等7个典型村建设进度,努力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全县一道实现全域示范。另一方面,完成“七个一”建设并对公众开放。其中,新建3处入户通道标识、1个长桥生态公园,拓宽公共活动空间5000平方米、绿植面积3500平方米;完成1.2万平方米连片房屋外立面刷新;升级改建1.06公里示范主街、4.35公里河道、1个圩镇客厅以及1个农贸市场。同时,将通过活化利用旧粮库7栋仓房及周边共2.5万平方米,打造珠宝文创园,同步建设镇史馆、文创街、创业中心等,建成后将邀请云上珠宝等企业进驻运营,探索打造可塘工业旅游“城市名片”。
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可塘镇着力四项攻坚,多措并举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提升镇域宜居、宜业水平。一是开展珠宝行业生态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对珠宝行业“散乱污”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排查整治企业1040家。其中,引导入园企业228家,查封处理52家,要求限期整改637家。二是持续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圆山岭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步伐,目前已完成项目进度81%。同时,对辖区内河道、沟渠污水直排等情况进行全面整治,推进清淤疏浚,杜绝黑臭水体,不断提高镇辖区水生态环境质量。三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按照“建管并重、长效运行”机制,落实全镇91所公厕常态化长效管护,确保干净整洁和长期使用。四是持续改善城乡风貌。持续开展国省道进行风貌提升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累计共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牌5处,乱搭乱建31处,铁皮围挡31处。
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可塘镇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提高镇域内在承载力,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不断夯实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基础。如期推进长桥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67.7公里污水管网,新(改)建5710座检查井;加快推进可塘镇镇区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目。完成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日转运能力达150吨,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国道镇区段拓宽为6车道,完成省道“白改黑”6.3公里。升级改造联金农贸市场,升级后市场设有铺位18间,摊位26个,全面完成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管理规范的建设要求。同时,投入30万建设联金便民服务客厅,目前已全面完工,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基层社会治理有力有效
可塘镇全面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有效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一是推行“坐诊接访”,以镇综治中心为平台,建立受理登记与人民调解“一站式”服务,简易纠纷“即调即结”,疑难纠纷“打包会诊”,针对镇里的重点案件,一把手重点推进,高位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化解。截至目前,化解信访案件24宗,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均为100%。二是落实“出诊下访”,采取“带案下访、随机接访、包案会办”等方式,组织镇领导干部带头下沉到一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三是开展“网格化访”,以网格为基础排查单元,常态化开展“户户进、人人访”。同时,组织网格员建立网格微信群,将线上收集社情民意与线下上门走访活动相结合,2024年度至今办结事件1651宗,推动解决邻里纠纷矛盾、基础设施维护、生活环境整治等问题。
绿美生态建设初有成效
坚持生态优先,厚实绿美发展底色。可塘镇深入推进镇村绿化美化工作。锚定2024年度31450株乔木,1464棵灌木目标任务,汇总绘制可塘镇2024年绿化苗木需求情况表和可塘镇绿美示意图,形成“一村一图、一镇一册”;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绿美生态建设,累计发动乡贤、企业家以及镇村干部职工认捐500多万元。主街沿线新种植的高大树木,绿化工程价值约100万元,共种植秋枫、白银等乔木110棵,完成约4000㎡的绿植。截至目前,可塘镇共举行植树活动24次,种植乔木32605株,灌木49635棵。
接下来,可塘镇将抓好民生设施、人居环境、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四方面落实,持续擦亮可塘镇金字招牌,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
一是力争上级资金,补齐设施短板。主动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随时了解民生政策动态,把握政策资金扶持方向,找准上级民生政策支持点,积极跟进程序批复进度,力促原税务办公楼改建镇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落地落实,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二是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宜居水平。持续加强“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买卖酸碱、污水直排等违法行为,彻底杜绝“牛奶水”直排现象。同时,明确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功能分区,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引导企业入园生产,争取引导300家以上散落在居民生活区中的“小散乱”企业进驻园区,推动企业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群发展。
三是优化典型镇规划设计,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省道沿线以及五罗片区风貌提升项目建设,提升全域风貌水平,打造可塘城乡风貌新形象。同时,加快长桥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圆山岭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珠宝文创园建设进度;力争推动环保集聚区园区项目8月底开工建设,确保可塘镇镇区防水排涝能力提升项目今年内基本完成。
四是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动能。农业产业方面,加快油粘米基地数字化改造,力争中荣农技学校全年输出120名以上农业技术人才,推动无人机植保、科技培训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油粘米基地全覆盖,引导龙头企业增配数字农机,提升农田育秧管理、虫情监测、精准防治科技化水平。扩大“股票树”经营规模,搭建智慧农业-果园管理系统推动荔枝产业实现增效,力争上达村古荔枝公园初步成型。珠宝产业方面,强化直播平台支撑,写好珠宝产业“销售端”文章,利用“云上叙”“珠凌”数智化运营模式,打造“大数据推送+AI数据分析+智能化售后管理”新型珠宝供应链,提升电商直播消费体验,鼓励企业利用直播平台,拓展海外消费市场,力争2024年电商直播号增长20%以上,销售额突破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