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记者 曾国明 林丹仪 通讯员 莫雅莹
如何凝聚多元共治合力,赋能社区治理“大能量”?近年来,海丰县梅陇镇梅冲社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服务居民、服务社区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联心、暖心、贴心的党群服务中心“小阵地”,有效延伸党群服务触角,赋能社区治理“大能量”,让党群服务从“中心”真正走到群众“心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联心守护惠及民生
梅冲社区依托“入户联心”“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的工作机制,着眼居民群众眼前事、身边事、关心事,广泛动员社区“两委”干部、支部党员、“双百”社工、楼栋长、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积极进楼入户,主动敲门服务群众,及时响应处理各种诉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联户人员化身宣传员,以“拉家常、话里短、问冷暖”的方式将政策送上门,陆续开展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政策、科普反诈骗、防溺水等安全常识,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梅冲社区还组建巡河护绿爱卫党群服务队和文艺汇演党群服务队,参与河道巡查、林木爱护、垃圾分类指导、交通劝导、文明宣讲、文艺汇演、贴心助老、便民代办、情系困难群众等志愿活动,提升社区治理合力。
“社区的小姑娘小伙子帮我们把社区治理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住在这里幸福感更强了!”社区居民陈姨欣喜地说。截至目前,梅冲社区发动参与“入户联心”人数78人,建立“入户联心”单元39个,服务覆盖1148户群众。收集群众意见22条,解决人行道坑洼、楼顶漏水、噪声气味扰民、物业管理、水电收费等群众难题30余件,确保了社区稳、网格安、邻里和、群众满意。
暖心服务凝聚“新”力
以推进“基层善治”示范工程为契机,梅冲社区设立了梅陇镇首个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骑手之家,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充电站、医药箱、意见箱、图书柜、冷冻柜等一系列设施,切实解决了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劳动者“喝水难、休息难、避雨难”等现实问题。
“社区能体会我们这些户外劳动群体的辛苦,我们感到很温暖!平时送东西累了也能歇个脚、喝杯水,干活也更有动力了。”外卖员小彭说。除此之外,社区还积极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慰问活动和送政策、送文化、送安全、送健康等暖心服务,着力把工会驿站、骑手之家打造成为关心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群体的温馨港湾。
作为“城市中的毛细血管”,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有着参与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通过以暖心服务为抓手,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化身“警报器”“探照灯”,倡导他们在送餐送物途中发现问题“随手拍”,及时将背街小巷、小区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治安维稳等问题及时反馈到社区,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实现网格内大小事情“即时播报”,有效延伸社区信息收集触角,为社区善治持续赋能,实现服务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的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贴心功能和睦邻里
梅冲社区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服务功能,精心打造“邻里信箱”“邻里话廊”“邻里学堂”等一系列邻里设施,常态化开展居民议事、居民监督等活动,拓宽群众诉求渠道,调解群众纠纷矛盾,近距离化解“邻里结”,有效破解城市基层治理中常见的邻里之间门难进、理难讲、诉难求、惑难解的现象。
梅冲社区党总支部与辖区内的中心小学共建,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整合已有公共服务资源,开办“邻里学堂”,组织社区内居住的教职工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们,共同组建“邻里学堂”互助服务队伍,联合妇联、团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定期到“邻里学堂”开展宣传教育,如防溺水、生理卫生健康教育,同时邀请县作家协会及县美术、书法等协会成员前来义务讲学,为孩子们提供课后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寓教于乐的空间。
立足“暑假学生无去处、家长上班看护难”这一群众相对集中反映的问题,暑假期间,梅冲社区统筹教培资源,精心策划暑期儿童公益课堂,组织开展“让孩子们来党群服务中心过暑假”系列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互动、培育爱好、提升综合素质的假期好去处。
“下来,梅冲社区将聚焦群众所需,不断完善功能布局,持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构建守护更联心,服务更暖心、功能更贴心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梅冲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