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记者 曾国明 吕嘉宇 通讯员 戴余真
如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到服务有质量、诉求有回应、问题有解决,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海丰县可塘镇以开展“入户联心”活动为契机,紧扣群众的实际需求与期盼,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与“入户联心”活动深度融合。
政策入户,点燃青年“戎装梦”
“军队是一个大熔炉,青年人在军队中可以接受严格的训练和教育,培养自己坚韧的品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近日,可塘镇联户人员走村入户,结合“入户联心”活动,开展应征青年走访工作,通过与群众唠家常、话冷暖的方式进行征兵政策宣传。
可塘镇武装部开展征兵宣传以来,经过与联户人员深入走访,将部分毕业未就业、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且没有做好发展规划的适龄青年登记造册,筛选出一批优秀有志青年名单;积极联合派出所入户进行家访,了解应征青年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和参军意愿,通过耐心讲解征兵条件、报名时间、应征入伍程序、优惠政策等内容以及认真回答应征青年入伍问题,分析入伍后就业方向和就业优势,分享典型入伍青年成长成才事例,及时打消家长对孩子的后顾之忧,引导青年投身国防建设。
调解到家,纠纷化解在萌芽
“厕所就这样建在过道上,我们出入都被挡住了!真是太不讲道理了!”可塘镇综治办与联户人员在溪头村开展“出诊下访”时,居民曾某反映,其邻居张某占用公共过道修建厕所,严重妨碍出入且有安全隐患。
可塘镇社会治理中心第一时间了解核实,组织调解员和溪头村“两委”干部从促进邻里和谐、修复双方关系的角度出发,把好情绪脉络,归纳矛盾堵点,为当事人分析利弊,充分向张某释法说理。经调解,张某自愿放弃修砌厕所并将巷道恢复原貌,“占道”纠纷妥善解决。
以开展“入户联心”为契机,可塘镇各级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坐诊接访”“出诊下访”“网格化访”,有效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用“绣花功夫”把工作做在细微处,推动矛盾纠纷在一线有效化解。
服务上门,解决群众烦心事
“居民区附近有多家珠宝加工厂作业,机器发出的轰鸣声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起居,希望能够解决噪音扰民问题。”辖区居民向入户排查的执法队反映这一问题。执法队在调查属实后,责令业主停业限期整改,并定期开展巡查避免“死灰复燃”。噪音问题得到解决后,居民日常生活起居得到了保障。可塘镇坚持以政府“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紧跟群众诉求,通过及时介入和严肃执法,全力以赴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忧,用实际行动让群众舒心、放心、安心。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入户联心’活动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最末端,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海丰县可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