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记者 曾国明 吕嘉宇 通讯员 吴依洋
“大爷,这张‘联心卡’您收好,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电话,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或者对哪项政策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打个电话,我来想办法帮您解决!”近日,一张张小小的“联心卡”出现在了公平镇长兴社区家家户户当中,为群众架起了一座座“暖心桥”……
今年以来,公平镇长兴社区以“入户联心”为抓手,紧扣“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的主线,整合“两委”干部、驻队成员、党员志愿者、双百社工等多方力量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完善联户机制,以“用心、细心、公心、热心、尽心”践行“走、看、问、听、帮”五字工作法,全覆盖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诉求,推动广大联户人员在基层末梢、群众身边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推动“入户联心”活动走深走实。
“织密网格”下好“一盘棋”
为推动“入户联心”活动落地落实,长兴社区坚持健全网格体系,以现有党员中心户及网格化为基础,全面摸清入户联心工作力量、居民户数等,本着“居住相邻、关系相近、双向选择、方便服务”的原则,优化联户机制,以20户左右为1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由2人一组进行联系,广泛发动“两委”干部、驻社区成员、社区常驻力量积极参与,推动为民服务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坚持“亮身份、亮承诺、亮实效”,为群众发放“联心卡”,向群众公开联心人员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一户一卡推动联心人员与群众双向联系,实现大事小事找得到人、帮得上忙。
今年2月,辖区居民吴大爷,因为已是92岁高龄,行动不便,因而无法自行到社区进行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吴大爷于是通过“联心卡”的电话求助社区干部,社区干部得知情况后,及时上门为老人进行拍照认证,确保老人的养老保险能按时按月打卡。听关键小事,办暖心大事,联户人员在镇党委的号召下串户走访,让民忧看得见、民意听得见。
“民情遍访”“听民意”
“大爷,您最近身体还好吧?”“这几天连下暴雨,房屋有没有受到影响?”“生活上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解决的?”......为及时掌握社区民情,长兴社区联户人员以月为周期,做到辖区内居民走访全覆盖。特别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社区矫正人员、低保户、五保户等重点群体,深入群众家里,在拉家常过程中,面对面、心贴心了解社区居民日常的生活状况及所需所求,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解决好群众难事、烦心事。
近期,联户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老党员黄大爷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其儿子靠打散工谋生,儿媳妇患有精神障碍,家庭收入较低且不稳定,掌握相关情况后,联户干部立即咨询镇民政部门,并为黄大爷申请了相关帮扶资金,同时在“七一”期间进行探访慰问,送上党委和政府的温暖与关心。
除了每月一次的遍访,社区干部还充分利用“五一”“七一”、端午等节假日前往老党员、独居老人家中,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主动与老人们“交朋友”“攀亲戚”,倾听心声,回应诉求,架设党员干部与群众“连心桥”。
“民意落地”“惠民生”
“李大爷,您只要再缴多两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可以逐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啦!”长兴社区的联户人员正在向群众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补贴政策、待遇领取等情况为群众进行详细解答。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长兴社区联户干部深入居民家中走访时,与居民“一对一”地交流,用“大白话”“家乡话”向群众详细讲解关乎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讲清楚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各项民生政策,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让群众能听明白、懂申请、会办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公平镇将持续深入推进‘入户联心’活动,发动党员干部经常性开展‘敲门行动’,‘随时走一走,经常看一看,用心听一听,上门问一问,尽力帮一帮’,真正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听,急难愁盼有人管,进一步织牢织密群众‘幸福网’。”公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