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4/5/pc20240520ceabe68bac9c4b7d83b6ae1e97f5d57be01.jpg
□ 翁春华 翁春华,广东海丰人,中学语文老师,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东岸》《海风》和《海丰报》等报刊,作品偶有获奖。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4-05/20/003029.html

等待处理…

好人一生平安

2024年05月20日  浏览量:237

□ 翁春华

翁春华,广东海丰人,中学语文老师,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东岸》《海风》和《海丰报》等报刊,作品偶有获奖。

今天是星期天,杨大婶和儿子杨晋城以及儿媳妇王瑶都在家。

“妈 ,晋城 ,喝咸茶了 。”王瑶擂好了一钵客家咸茶招呼家婆和老公一起喝 。但杨大婶心神不定 ,她捧起碗又放 下 ,“不行 ,我还得去看看 。”她很快地出门了,但很快又带着一脸的失望回来。

王瑶给家婆加了一些花生和芝麻 ,她知道咸茶如果没有花生和芝麻的话就像炒菜没有下盐 ,也像鲜花缺少雨露 ,无味无韵!

杨大婶和杨大叔都是潮汕客家人 ,客家人擂咸茶喝咸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每逢有客人来,客家人必定要拿出最好的绿茶,加上薄荷或是茴香或是紫苏等 ,给客人擂一钵香气四溢的咸茶,把咸茶盛到碗里后又加上炒米 、芝麻、花生 。这样 ,一碗无论是闻之还是见之都让人流口水的既止渴又提神暖胃的咸茶就完成了 ,递到客人手里,满满的好客情谊!主人客人边喝咸茶边拉家常 ,此情此景 ,让人如沐春风, 回味无穷!

杨大婶喜欢擂咸茶喝咸茶 ,她非常享受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喝咸茶边聊天的气氛!她喜欢看两个孩子捧起碗大口大口喝咸茶的样子!喜欢看孩子们嘴唇两边粘满芝麻的萌样!只是 ,看着看着,孩子们都长大了 ,上大学、 工作 、结婚、生孩子,全家越来越少围坐在一起喝咸茶!后来,在杨大婶的带动之下 ,两个孙子也喜欢上了喝咸茶 ,上幼儿园回来还大碗大碗的喝 ,喝得杨大婶心花怒放!但后来孙子们都上学了 ,每天回到家已经是吃晚饭时间了 ,周六周日都上兴趣班,他们根本就没空慢慢品尝奶奶擂的咸茶 ,上了全寄宿高中以后就更少在家喝咸茶了 。杨大婶很想像年轻的时候招呼邻居们过来喝咸茶 ,可是,在这高档小区里 ,谁认识谁呢?大家来自五湖四海 ,来去匆匆 ,就算在电梯经常遇到最多也只是点个头 ,人与人之间好像都戒备着呢 ,哪还像以前在村子里一家擂茶半个村子的人都过来凑热闹 、蹭人气呢?于是杨大婶就和老头子两个人喝 ,半钵就够了,但喝着喝着老头子走了 ,永远走了 。杨大婶经常望着茶椎和茶钵发呆,任凭儿子儿媳妇怎么叫还是发呆。

那天,王瑶发现家婆又盯着茶钵茶锥开始发呆了 ,她走过去拿过茶钵和茶椎 ,抚着家婆的肩膀郑重的说:“妈 ,我们擂茶喝 。”杨大婶抬起头,满脸的疑惑 。儿媳妇嫁过来已经十七年了,第一次说要擂茶喝!王瑶又说了一遍 。“好 ,好 ,我们擂茶!”从此,杨大婶每逢周日必定兴致勃勃的擂茶。

后来 ,王瑶每天下班回家都发现茶钵摆放在饭桌上,钵里还有少量的咸茶 ,她还发现家婆的话儿和笑容也多了 。“难不成家婆有了茶伴儿?”她故意问道:“妈 ,家里来客人了吗?”“没有,没有!”家婆吱吱唔唔的样子更让她 心生疑惑,但她一直没有说破。反正老人开心就行!

“妈,您有什么事吗?”王瑶发现家婆心不在焉,忍不住问道。杨大婶又放下碗,“我再去看一下。”说完又走出去 ,王瑶跟着她。她们很快来到了地下车库 。“你看,你看 ,她平时都是把电动车停在这里的,但这两天一直没有见到她的车子 ,我在一楼找了个遍也没有见到她 。”杨大婶着急地说 。“妈 ,您别急,慢慢说 ,我们先回家去 。”王瑶扶着杨大婶走向电梯。

在家里 ,王瑶和杨晋城认真的聆听了杨大婶的“荒唐”故事。

这事儿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那天,杨大婶闲得慌 ,独自在小区里瞎逛 。突然,杨大婶听到了熟悉的乡音 ,那可是再熟悉不过再亲切不过的潮汕客家乡音啊 。平时潮汕客家话只有老头子和她在讲 。因为儿媳妇是重庆人 ,讲不了也听不了潮汕客家话,于是全家都用普通话交流 ,两个孙子更是连什么叫家乡话都不知道!杨大婶定睛一看,原来是负责第21至25栋楼 房卫生的清洁工人在接电话 ,这个50多岁的看起来非常可亲的女人杨大婶经常见到 ,她工作很细致 ,很卖力 。她负责的这几栋楼是整个小区最干净清爽的 。在小区的几个入口处都可以看到各清洁工的评分情况 ,她常常居榜首。杨大婶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与兴奋 ,等她接完电话马上用客家话问道:“你是潮汕客家人?”

女清洁工又惊又喜迅速用客家话回答:“大姐,我是客家人。”

“太好了,我们是自己人!”杨大婶只觉得眼睛瞬间潮湿了,自从老头子走了之后,她还没有痛痛快快地跟谁说过几句家乡话!当然,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和娘家人通电话是不算的。杨大婶擦擦眼角,拉起清洁工的手说道:“走,到大姐家去擂茶喝。”清洁工也紧紧握住她的手,她摇着头说:“不行,公司规定工作期间不准离开岗位。我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哩!”

“那你在这儿等着,我擂好茶拿下来给你喝。”杨大婶热情地说。

“姐,我在这里工作大半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自己人,这真是缘分哪。那我也不跟姐客气了,您能不能把咸茶倒在我电动车的保温杯里?到休息时间了我再去喝。”

清洁工的乡音真是好听!杨大婶听得神清气爽 ,她点点头:“行! 电动车在哪里?”

“绿色的小电动 ,车牌号5133,停在22栋地下车库 。”

……

就这样,杨大婶与这位同乡人清洁工密切交往了三个多月,杨大婶经常把一大碗咸茶装进清洁工的保温杯后又去找她聊天,有时还给她打下手帮忙搞卫生,有时自己捧着一大碗咸茶在地下车库陪她喝 ……

“妈 ,您今天就是在不停地找她?”儿媳妇问道。

“可不是嘛 ,昨天我拿咸茶下来就没有看到她的小电动了,今天还是不见人 。”杨大婶自言自语。

“说不定家里临时有事请假了。”儿媳妇轻描淡写地说道。“您给她打电话了吗?”

“电话?我从来没有跟她要过电话号码 ,也没加她微信! 唉!”

“妈 ,这事怎么从没听您说过?”儿子晋城忍不住问道。

“我哪敢告诉你们啊 ,跟一个陌生的清洁工交往,你这个大学老师会同意吗?你们不是经常教儿子不要跟陌生 人说话吗?”杨大婶就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孩低着头。

杨晋城和王瑶哑口无言,他们对视了一下,都叹了口气。

看着无精打采、唉声叹气的老母亲,杨晋城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计划,他背着母亲把计划跟妻子和盘托出。王瑶边听边不住地点头。

三天后,王瑶一回到家就兴高采烈地拉上杨大婶朝小区老人活动中心走去。杨大婶不知道儿媳妇葫芦里卖什么药,边走边嘀咕着:老人活动中心还不是年轻人的麻将中心?有什么好看头?但当杨大婶跟着儿媳妇走进老人活动中心时却愣住了:平时摆在正中间的两台麻将机已经移到西南角了;东北角的杂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 张崭新的大圆桌和六把椅子,桌子上摆着一个茶钵和茶锥,傍边的方桌子上烧水壶啦 、茶叶啦、炒米花生等等应有尽有。围坐在圆桌子边的三个年纪相仿的姐妹抬起头来笑眯眯的齐声说道:“杨嫂来了!”天哪,她们竟然也讲潮汕客家话!杨大婶又惊又喜 ,她马上问:“你们也是住在这里的吗?”其中一个烫着短头发的妹妹激动地说:“是哩是哩,我都住了六年了还没碰到过同乡人!这次呀多亏你儿子儿媳妇找小区管家帮忙,找到了我们几个同乡人,还购买了这么多东西,组织了潮汕客家人咸茶会!以后这儿就是我们潮汕客家人的新家啦!”杨大婶转头看了看儿媳妇,眼睛潮湿了。“妈,各位大婶,以后这儿缺什么尽管跟我说,你们开心比什么都重要!”王瑶顿了顿,又说:“如果其他大娘大婶喜欢喝咸茶的也欢迎她们加入,五湖四海一家亲嘛!”“我儿媳妇不愧是当领导的。”杨大婶仍然用客家话说。“谢谢妈夸奖!”王瑶也蹦出了一句很奇怪的客家话,大家一愣,随即笑成一团。

几天后,杨大婶收到了快递过来的一盆绿油油的“一帆风顺”,一片厚实的叶子上面用红丝带绑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大姐,我们全家随儿子的工作调动搬到了江西南昌,离家乡近一点了。我那天来不及跟您告别,请您不要挂念,愿您好人一生平安!

杨大婶擦着泪水,笑了。

上篇:海风轻拂大湖梦
下篇:王诗彬的诗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