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记者 曾国明 吕嘉宇 林丹仪
振奋龙马精神,拼搏实干争春。2月19日,海丰县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业科技攻坚行动部署会召开。会议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业科技攻坚行动部署会精神,动员海丰全县上下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全力推动海丰高质量发展。
会议报告内容振奋人心,工作部署催人奋进,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奋楫笃行,乘风破浪,以实际行动助力海丰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跑出“加速度”,共同开创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本报将部分表态发言整理如下:
海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泽武表示,县委政法委将锚定海丰奋进全国“百强县”总目标,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丰、法治海丰,以海丰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海丰实践。主要做好“四个一”工作:坚持靠前一步,全力以赴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争创一流,全力以赴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海丰。坚持谋深一层,全力以赴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聚焦一线,全力以赴深化法治海丰建设。县委政法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精神,奋力推进新时代海丰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奋进全国‘百强县’、重铸老区新辉煌”贡献海丰政法力量。
海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海丰县公安局局长冯建青表示,海丰公安将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把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作为己任,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强化全警鲜明政治本色,推进主责主业,打击违法犯罪维护一方平安,持续深耕公安基层工作,全力夯实平安建设基础,持续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坚持科技兴警和改革强警,全面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公安铁军,全力以赴打造更加平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全面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今后,海丰公安将严格按照省委、市委高质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今天会议的工作部署,立足海丰实际,为海丰“奋进全国百强县、再造一个新海丰”交上一份优秀的公安答卷。
海丰县教育局局长李建生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主动作为,奋力办好海丰老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县教育局将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速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新改扩建北部新区实验学校等一批教育项目建设,狠抓学校“两个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各类人才集聚海丰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保障。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加强教育生态建设,深化作风整顿,紧盯服务意识,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和综合育人环境,推动产科教融合融汇。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海丰卫生学校建设,发挥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用,优化专业设置,急企业所需,强化人才订单式培养,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产业人才培育体系。
海丰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刘世革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这一首要任务,坚持产业强县、融湾先行,抓好重点工作。重创新强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以创新引领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抓项目强平台,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提质。紧抓省委省政府推动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战略机遇,聚焦深圳-汕尾、龙岗-海丰共建园区,做好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天星湖片区)产业规划及政策设计,着力构建高标准的产业承接平台,全力提升产业集聚的承载带动作用。优环境强保障,推动经济发展环境大跃升。充分利用龙岗与海丰营商环境对口帮扶优势,优化办事流程、升级政务信息系统,促进办事标准、服务质效等与珠三角地区接轨。
海城镇党委书记陈耿锋表示,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的精神,把握开门红、半年红、全年红时间节点,聚焦镇域经济总产值、“四上”企业、招商引资等各项任务目标以及重点项目建设,奋力为海丰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海城强势助力!要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挖文旅产业潜能,提高集体经营性收入在村集体占比。要扎实推进省委“1+6+N”、市委“四建三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形成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全域治理的新格局,确保全年实现“八个不发生”。要主动有序承接融湾示范片区产业转移,全力推进产业园建设项目高效落地,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扩容增效;持续开展“暖企行动”,有序梯度培育新型市场主体。
可塘镇党委书记陈若龙表示,“今天召开的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业科技攻坚行动部署会,释放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信号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可塘镇将切实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展现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新气象。要聚力壮大数字化农业产业、发展集聚化实体经济、发展数智化销售端口,不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强化直播平台支撑,打造“大数据推送+AI数据分析+智能化售后管理”的新型珠宝供应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塑造“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城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荣政表示,新春假日刚过,全县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向社会释放了县委、县政府抢抓时间、抢抓机遇,动员全县上下快速投入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城东镇将扎实推进省委“1+6+N”、市委“四建三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和贯彻“平安海丰”部署要求,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隐患,确保全年实现“八个不发生”;加快推进海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北部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助力园区企业做大做强,拉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创城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海丰奋进全国“百强县”,再创老区新辉煌作出城东应有的贡献。
黄羌镇党委书记唐本高表示,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抓基础、挖潜能、鼓干劲、促提升”,推动“红色文化特色小镇”的“施工图”早日成为“实景画”。该镇将坚持项目为王,用好用活规划联盟、汕商乡贤等力量,聚焦提升人居环境、优化公共服务、壮大产业经济,全力做好对内对外招商引资和成果转换工作。做好“一村一品”金针菜的“大文章”,提升产业附加值;探索发展“股票树、股票田”运作模式,带动村集体致富增收,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丰实践“新篇章”全力按下黄羌发展“快进键”,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广东海丰经济开发区党组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志明表示,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县产业有序转移的主平台,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推进深度融湾、食品谷产业园建设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引”为主抓手,协同创新,全面推进“深度融湾”,科学谋划,全力打造海丰食品谷产业园,紧盯深汕,全方位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引,深入实施对口产业协作机制,主动推进共建产业园规划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产业承接平台,推动两地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开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全力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共建园区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园区发展环境,为海丰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开发区力量。
海丰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蔡生绵表示,将围绕“百千万工程”“明珠二号”攻坚行动、科技创新强县等中心工作,聚焦产业科技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构建“3+3+N”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百千万工程”体系,紧抓“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和新一轮深汕对口合作契机,深化两地科技创新领域合作和融合发展。实施创新强镇建设计划和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农计划,实现全县乡镇全域帮扶,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园区建设,赋能数字产业发展,着力构建“3+3+N”产业体系,聚焦企业培育,强化惠企服务,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体系。我局将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和工作要求,将各项工作任务抓实抓细抓好,为我县产业科技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工信力量。
广东农垦梅陇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庄秋红表示,将认真贯彻省、市、县会议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省、市、县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上来,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和保供能力,依托近万亩连片水稻基地,开展优质丝苗米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深度挖掘“水稻+”发展模式,稳面积、提单产、增产量。推进水产养殖集约高效模式,探索“耕地认保”创新模式,下来,梅陇农场将落实耕地保护责任。锚定发展目标,强化担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农场的高质量发展,落实省市、县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业科技攻坚行动部署会的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梅陇镇党委书记彭伟山表示,将坚决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提前谋划高质量发展战略蓝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要依托毗邻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优势,抢抓市委构建深汕“同城化”一体发展新格局机遇,用好深圳对口帮扶合作共建园区的工作机制,主动对接需求,奋力打造“临深产业园”,当好承接“双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紧抓融湾发展示范片区建设机遇,全面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持续推进绿美梅陇生态建设。
附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飞振表示,将紧紧围绕省市县的部署要求,以“开局就是决胜,全年奋斗攻坚”的姿态,抢抓机遇、锚定目标,奋力闯出具有附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加快谋划县城西部产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全力推进县城南部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发展网红直播经济,助推青年干渠美食街、海迪—天虹高品质示范一条街等传统商圈转型升级,用线上流量带动线下消费,持续带来经济效益;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动员更多企业、乡贤投入到附城经济社会发展和绿美生态建设中,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公平镇党委书记何义权表示,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高位推进“百千万工程”“明珠二号”攻坚行动,抓好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科技攻坚行动,做到“工业重镇真正扛起重担、农业大镇真正挑起大梁”。要瞄准奋进“头号工程”,进一步织密镇村“百千万工程”组织体系,完善“一镇一策”“一村一方案”,压实责任、优化分工,凝聚合力;要瞄准振兴“工业重镇”,要聚力推进工业现代化,加速传统服装加工产业转型升级;要瞄准建强“农业大镇”,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公平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持续创造更多新的集体经济增长点。
赤坑镇党委书记罗鸿雁表示,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立起奋斗坐标,鼓足干事劲头,凝聚攻坚合力,在“新赛场”上大干一场,坚持把科技创新落实到农业产业上,全力推进荔枝、丝苗米、水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信息化“五化”建设,推动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以科技引领传统农业升级转型,推动农业产业实现“五化”发展,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为奋力推动海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赤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