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斯喜
读书启智,读书明理,读书悟道。启智、明理、悟道是中国先贤们读书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三部曲。我们从很多相关的中国文字可以推敲,古人读书的精髓在于心悟。比如“想、思、悟”三个字,是先贤读书的心悟过程,体现了启智、明理、悟道由浅入深三个阶段所付出的行为。“想”是基础阶段,上半部分“相”,是看和观察的意思,下半部分的“心”用于思考问题。就是学习者观察并获取外界的信息之后,与自己内心已有的信息进行糅合联系,“联想”即是此过程。繁体的“思”上半部是“囟”,下半部是“心”,囟门代表大脑,先贤造字之意,“思”必须是脑和心相结合而进行。脑在上心在下,因此,推敲一个学问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上下来回地翻转,才能明其中的理。“思”是想的深沉阶段,是把外部信息进行内化碰撞并反应,“沉思”即是此过程。“悟”者觉也。“悟”要经历五个阶段,首先是意识觉醒,而后是心流体验,进而智慧觉醒,再而激发慈悲与爱,最后一切都达到内心平静。“悟”如同饱睡醒来那一瞬间的意识转化;也可以理解为从一个梦中、一个混沌中、一个死寂中觉醒,那种脱胎换骨、豁然开朗的感觉,“顿悟”即是此过程。从以上三字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处于哪一个读书阶段,都必须用“心”。用心读书才能激发慈悲与爱而最终达到内心平静。由此可见,读书是快乐的,其过程能规正人的三观,三观正者方能心平气和。
“想、思、悟”三字都是心字旁,曾经有学者提出,古人认为人思考的脏器是心而不是脑,比如口语中常说:“心想事成、牢记心中”,古人误认为思考和记忆的脏器是心脏。其实不然,我们的祖先更知道思考和记忆都是大脑在起作用,其所指的“心”,是大脑以及一切的中心,是最深层次部分。换句话说,就是人最灵光,最能感悟那部分。可见古人强调读书须用心神去领悟。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读一本书,甚至一句经典的话就可以应用一生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旧社会,几千年都是以农为本,能够接受系统教育的读书人很少,读书的条件很艰苦。除了宫廷、贵族之外,人们获得读物十分困难,接受正规教育更加困难。然而,中国在最困难的时代也能人才辈出,很多思想家、文学家出自读书条件困难的贫苦家庭。抗金名将岳飞, 幼年习字连纸笔都没有,是用小木棍在沙地上画,就此条件能读上几册书是可想而知的,而“精忠报国”四字使岳飞最后却成为军事家、文学家。成为封建社会标榜的文武双全,《满江红》一辞,何等之豪迈!先贤,常因受一本书甚至一句话的启迪,立下人生志向,坚守不渝,而后成为圣贤。王阳明、曾国藩、毛泽东等,都是用“心”读书的例证。较之现代人,他们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很短,读书量极少,但是他们能在有限的信息资源中用心去吸取精华,潜心钻研之后启迪自己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人生,抱负家国天下。先贤成才,读书除了发奋之外,心领神会是关键。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古人读书是快乐的,不然在温饱都不能满足的年代,也不会求知如渴。
相对于古人,现代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的,而能运用书本知识的极少。老师没有启智,学生没有用心,“心神”的功能在师生中没有激发,导致教与学都难以达到出神入化。我们从小就被老一辈劝导,要读书、读书……当我们读了无数书之后,却没有感到哪本书是人生的导航;哪个经典能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为自己点亮心灯!我们发现今天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知道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考试、升学,入职、晋升......最后能挣大钱。除了教材之外,各种习题集、课外读物,纸质和电子版结合,可谓琳琅满目。以前我们以汗牛充栋来形容读书人藏书多,而现代哪个孩子的书房不是“新华书店”呢?反观我们当中有几个能把书读进心底,悟出真理的?又有几个能上下来回去推敲一个学问,以学问引领人生的?《大染坊》的主人翁陈六子, 在说书先生那里经常听到一个励志故事,其中一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成了他创业期间的宝典。一个以乞讨为生的孤儿,在动荡年代成了全国染坊的龙头。读书多并不代表都有智慧,现代式的博览群书,与增长智慧不成正比,甚至成反比。
现代人不仅读书多,跟过的老师也多,从幼稚园到大学,加上各种兴趣班、培训班,记不清跟过多少位老师。其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者。然而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者几乎为零。为此折射出当代的教育,弱化了启迪人原生智慧的功能,某些情况下还毁灭了原生智慧!一个不能让学生发生蜕变的老师,学生怎么记住?对比当年河边磨铁杵的老太婆,一个动作一句话,成就了一代诗仙李白,我们广大的硕导、博导们,是何等的惭愧!曾仕强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说:“以前的人一生用不着读很多的书,却能把有限那点儿知识发挥到极致,甚至一生都在用它。现代人读了很多书,读很久的书,三十几岁还在读书,考取各种学位,但是出来社会之后不会用,比没读之前还傻呆,非常奇怪!” 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是没有用“心”读书,然后是没有领悟到读书的快乐。
南怀瑾先生在一次讲座中解说“为什么今天的教育无用?”他说初中生学了很多知识,成功上了高中,初中知识用不上,因此都忘精光,高中三年很辛苦,考上大学,高中知识用不上,也就忘精光了。学了很多专业知识、拿到很高学历,一考上公务员,前面所学全忘精光。读书最终都在为五斗米而折腰。这种读书是一种负担,只要是负担,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卸负。教育是修炼、是使人充实、使人不茫然,不应该是给人以负担。教育是快乐,负担代表痛苦!导致教育无用的另一原因是方向搞反了。教育是由内而外,我们现在都在执行引外入内。教育不就是把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最大限度去储存就是了?正是因为这种观念,导致教者很辛苦,学者更辛苦,最后相互抵触,一片怨声载道。教育的本质是先从学生内心的深处去发现他们已有的品德、欲望和需求,继而传授相应的知识。就像栽树一样,过程是根据树苗喜阴还是喜阳、喜旱还是喜湿的本质,搭配外界的阳光雨露土壤这些成长的环境,以肥料作为辅助。以此方式栽树,树一定是快乐成长的。教育的过程,学生等同于树苗,学习氛围、老师引导等同于阳光雨露土壤,书本知识就等同化肥。那么,掌握每个学生的本质是教育核心。《论语》开篇就说:“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若如论语所言,读书应该是在满足人的需求欲望,如同饿了吃饭,渴了喝水,是自然而然的愉悦!然今天的读书人都喊苦,多是因为方向错了,“施肥”环节出了问题,所施的养分成了毒药,能不苦吗?学生找不到本心,更无心进行思和悟。
现代老师喜欢创新,脱离“心”的创新只能是把学生们带入歧途。现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一次演讲中讲到教与学各十六字原则。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学以致用、学而实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他说现代的所谓创新,是把老祖宗留下来教与学的法宝整糊涂了之后再说一遍。可伶的人们,当教育专家再说一遍时,我们还以为是重大发现,其实只是回到原点。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某些“教育专家”在故弄玄虚,把中国人本来就聪明灵光的孩子,弄得稀里糊涂,把智慧的本源都搅浑了。
因此,教育要正本清源,就必须倡导老师立足学生个体的本质,用心探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用“心”读书,使潜能得以发挥,使知识得以内化,经历启智、明理、悟道,实现快乐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