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4/1/pc2024012584d8b052111745728c512d08b46355eae01.jpg
● 彭湃中学 七年级3班 叶璟 彭湃中学,这一所拥有着110年历史的革命老校,至今还能屹立不倒,且还能从中走出无数的国家栋梁,靠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3-11/25/002776.html

等待处理…

彭中,彭中!

2023年11月25日  浏览量:58

● 彭湃中学 七年级3班 叶璟

彭湃中学,这一所拥有着110年历史的革命老校,至今还能屹立不倒,且还能从中走出无数的国家栋梁,靠的是什么?我认为靠的不是那久远的历史,而是坚强奋进的精神和无数新生的力量。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13年,彭湃中学的前身海丰县立中学的创办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未来。在随后将近50年的时间里,他在海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慢慢地生根发芽。

1949年,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在毛主席铿锵的宣布语中,海丰也被满街的红旗和欢呼声淹没了。四年后的1953年2月,学校改名为海丰县立第一中学,后于1957年11月改名为彭湃纪念中学,简称彭湃中学。

1966年,文革的浪潮席卷海丰,彭湃中学改名为海丰中学,校舍改为人民医院,学校重新迁回南宁湖畔,但仍坚持开展学习工作。1978年,党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方针,让文革的影响得以被消除。海丰重回春天,彭中得以复名,复址。从此彭中便如健壮的青年般,再无阻碍的大步向前。

回首百年,彭中挺过了抗日战争,挺过了文化大革命,挺过了无数风风雨雨。而如今,曾经的险阻已变成现在的辉煌!这久远而光辉的历史,是彭中屹立的基石。

彭中的历史涌现了无数的栋梁之才,无数教书育人的闪光故事。

彭湃,农民运动大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他便奋不顾身为祖国和家乡奉献他的光与热:创办六人农会,烧毁田契,成立赤山农会,成立海丰县农民协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民主政府——海陆丰工农民主政府,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在他的人生中,我们能看见的是奋进的无畏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吕以辇,中国著名数学家。儿时因家境贫乏,在生活上极为朴素。其表弟对他的回忆录中说:“要不是补丁加补丁,书包的文具盒都会掉出来。”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也能坚持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江牡丹,一位平凡的英语教师。因为对当时落后的英语教育观念的不满,在已经取得了工作邀约的情况下,毅然放弃了在德国拿高薪工作的机会,选择了留在海丰教书——为的是一份执着和责任。在丈夫因疾病而生活不能自理时,她一边尽心尽力地教书,一边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在这条无比艰难的道路上,她一直负重前行,让人生绽放开了一朵深沉而绚烂的花。如今她的丈夫基本康复,他们仍然在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这样的学子,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有的是垂青历史的伟人,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彭中精神”这四个字的意义。这种精神也正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重要力量,也正是彭中如山般的支柱。

如今,长江东逝,洪涛奔流。在校园的走廊里,在宽敞的教室中,都闪动着我们的身影。“我们”是谁?我们是新一代的彭中学子,我们是新一代的海丰希望,我们是新一代的家国栋梁!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开始,每当我们的朗读声响起,每当我们的笔尖在纸上跃动,在我们心底,我们早已经明白自己必将接过前人的火种,并带着他继续走下去,走下去……

至今屹立的彭中,光辉的历史,是他稳固的基石,奋进的精神是他傲立的支柱,而我们——无数平凡的学子,则是彭中向前迈进的希望!我们将延续这历史,发扬这精神,在这条无比光辉的大道上,自信地大步向前!

(指导教师 何翠惠)

上篇:没有了
下篇:薪火交辉,映照五坡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