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 张礼键 陈瑞政) 金秋飒爽,豆花飘香。时下,平东镇双墩村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试种的华夏22号优质大豆获成功,经专家实地测产,亩产高达313公斤,凸现海丰在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
放眼平东镇双墩村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大豆种植基地,金黄色大豆接连成片,豆秆上簇簇豆荚沉甸甸。收割机过处,豆荚喂入、脱粒、豆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据了解,在平东这里种植大豆成本不高,一亩地成本400多块,豆种成本70 、80元,肥料用了100多元,其他的投入100多元,最低亩产400斤,这些优质大豆,售价每斤4、5元,效益比较好。
平东双墩大豆种植基地共种植大豆1200亩,以高油、高蛋白优质品种为主。采用精量智能自动播种、无人机施肥、机械收割,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同时,根据大豆生长发育状况,结合防病防虫作业,为大豆丰产丰收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大豆的生育期较短,种植简单,需要的肥水比较少,像现在种植的大豆只需要100多天就可以收获,而且病虫害也比较少,管理简单。这里的大豆价格比较高,农民投入少收益高,推广起来农户也比较容易接受。”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主任、教授年海说。
平东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排灌便利,该镇围绕土地做文章,加大土地流转,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优质大豆、新鲜蔬菜种植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
“之前种的都是当地品种,村民自留的品种。管理没有现在的精细,比较随意,产量一直上不来,亩产两百斤多一点。现在选种了华农华夏系列的种子后,产量比较高,对比之前的品种的品相也好很多。”一农户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大豆种植,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让村民空闲的土地“活”起来。引进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大豆种植企业,以“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营运模式,辐射带动种植业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平东镇双墩村的大豆是今年县农业部门新引进的项目。从基地内大豆的长势上看,已经达到预期产量的目标。下来,农业部门将加大在我县的北部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其优劣直接决定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经专家实地测产,该基地华夏22号亩产高达313公斤,华夏14号亩产217公斤,平东本地大豆亩产202公斤。
据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长勇介绍:今年是该公司进驻平东的第一年,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年海教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培育的种子。公司种植的大豆与本地大豆不同,第一是播种方式,采用2米大垄自动机播种,达到密植,每亩种植2万株。第二就是好的管理方式,产量比本地大豆增加很多。他表示,最近一两个月,已经收到20、30户农户有意向跟我们一起种植大豆。接下来我们会联农带农,明年会带动农户种植大豆,进行扩产,公司提供种子、技术、机械、采用订单回购的种植模式,计划明年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