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3/7/pc20230731c909619feca34fb58f01e925e491e0e8e01.jpg
● 陈丹玉 (一) 摘龙眼 有幸加入了家乡文友的微信群。这是一群崇尚自然、深识清浊的文人。在群里,总看到友们在忙碌的工作与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3-07/31/002536.html

等待处理…

寄情山水田园间

2023年07月31日  浏览量:71

● 陈丹玉

(一) 摘龙眼

有幸加入了家乡文友的微信群。这是一群崇尚自然、深识清浊的文人。在群里,总看到友们在忙碌的工作与细碎的生活之余,偷点光阴,寄情山水田园间。

7、8月正是龙眼丰收时。阿华在群里晒出自家果园里葱郁的龙眼树上压弯了枝丫的串串龙眼,并热情邀请文友到她陆丰西南镇的村子去采摘。暑假在家乡,终于有了机会参加友们的活动,我抢先接龙报名。

7月22日,送走来海丰玩的朋友,我独自驾车上高速前往西南镇。待我去到阿华的村子,文友们已经在果园奋战了。停好车子,放眼村庄,满眼皆是龙眼树,宅院里外、屋角、楼前、小巷口,乃至每一处转角处,“幽株旁挺绿婆娑”,珠颗串串嵌繁枝。我迫不及待,电话磊兄,索要果园定位。我是超级路盲,当意识到走错了方向,正要往回走时,文友们已经各自侧弯着腰提着一袋袋龙眼回来了,他们脸上滴着汗,全身湿透。看着他们满载而归喜悦爆棚的样子,我无限惆怅,错过跟集体一起戏耍龙眼树的过程。

“姐,我这里摘得多,分一半给你。”锋弟看出了我的失落,安慰我。

我脱口答之:“不行,我要自己去摘,还要拍照留念,这才不枉此行。”开完会才出发的航弟与学生典仔也刚刚到达,转了一圈村子之后,锋弟与芹妹夫妇拿上竹杠带我们到果园。

说是果园,其实是在一片田地中种了好几棵龙眼树。想象着,7、8月耕种小憩时,农民坐在龙眼树下,伸手一抓,清甜多汁的龙眼肉入口,那该是多惬意啊!走在树下,有不少新鲜的枝叶,还有没捡起来的龙眼,可见之前那几位文友是如何大动干戈采摘拉扯树枝的。

“姐,快来这一棵,还剩很多龙眼,我试过,这棵的龙眼是最甜的。”这边锋弟已经用竹竿拉下一小片挂着沉甸甸龙眼的枝丫,叫我采摘;那边航弟自个儿在默默地仔细地折着低处龙眼绵密的枝桠,大有一个也不放过的架势。芹妹和典仔也在努力拉枝摘果,我禁不住诱惑,自个儿贪婪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大呼“太甜了”,就连顺着脸颊流进嘴巴的汗水都是甜的,那饕餮之相,被典仔拍照立证。大中午的,太阳毒辣辣,锋弟他们全身二次湿透。已经摘有好几斤了,催着大家走,可芹妹眼亮,发现伞形树冠的顶部有好多个大的龙眼,凭着在农村长大学会的生活本领,芹妹用竹竿一伸一转一拉,一片枝丫就顺当地弯垂下来。这次我也眼明手快,连折带扯,瞬间塑料袋更沉了。顺手拿一串,典仔咔嚓拍照,满足我此行愿望之一。

(二)参观古寨

阿华是位十分细心的女子,提前打印好有关西山曾族以及两座古寨的史料,通读一遍,了解西山曾族古今基本情况:整个西山曾族位于海丰、陆丰、陆河三县交界处,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有12000余人,开基祖于明朝正统年间由五华县迁移到西山,至今已有600年。

阿华带我们走了一圈西山寨。寨内民居老屋破旧,处处是断垣残瓦,杂草蔓延;寨墙只剩两面,也是危危可及,野草攀附;寨门外杂草丛生处矗立两对旗杆夹,足见史料所写,源远流长的曾族,耕读传家,人才辈出,一点不假。

出了西山寨,我们驱车到南山寨。从车子出来,便看到高厚的寨墙(高6米,宽0.8米),有哨楼、有枪孔,相比于西山寨,南山寨保存比较好。我们跟着阿华夫妇,从北门元辰门进入。哇,前方高能:写着“曾氏宗祠”的建筑,金碧辉煌,雕龙画栋,满墙镶嵌着各种风格的画作,可谓极尽繁华,里间黑漆油亮的供桌上,一排排供摆着列宗列祖的牌位,一尘不染。

“我还不知道这里修建得如此华彩呢。”阿华很久没过来南山寨了。

我同阿华走出祠堂,从西门会丁门出来,绕到南边,再转到东侧,在这里,见到原始的民居:麻石地基,历经风雨,砖墙和厝角头呈墨黑色,有些墙灰砂剥落,裸露着土砖。沿着赤裸的麻石阶梯走下来,一股古韵在四周弥漫开来。

“以前没有建祠堂时,都是这样的古屋,一排排的,这样的阶梯,几条巷,很有历史感之美。”阿华说。

历史厚重,修葺还旧还是重建换貌,孰对孰错,无可争辩,各具其值。倚着雄浑坚固的启阳门拍照,纪念到此一游。同时,油然而生对曾万里公父子未雨绸缪之前瞻伟略的景仰,为保护宗族免遭战乱掳劫,万里公组织族人斥资建寨,任山河浩荡,风云变幻。

不难想象,上世纪以前,两座寨里的岁月,安稳清朴。一户户人家,旭日冉冉,炊烟袅袅,白日喧嚣,牲畜成群,荷锄田间,梁上飞燕,柴门犬吠,檐下柴草,屋角粮食;送走落日,老少齐聚厅堂,八仙桌,煤油灯,男人就着一瓯酒,半碟花生米,与妻儿围炉夜话。自古以来,寨子里的日子,只有草木枯荣,光阴流逝。今天的西南镇亦然,一所幼儿园,两所小学,一间中学,街头巷尾,鸡犬徜徉,牛粪随处可见,屋里老媪,低头拣菜,门前老翁,眯眼吸烟......

(三)乐享农家菜

都说海陆丰女子贤惠能干,眼见为实。一位女子,独自经营一家农家菜馆。几样菜肴,整得色香味俱全。香辣适中的剁椒鱼头,软糯入味不沾牙的香芋蒸排骨,爽口不腻的咸菜猪大肠三层肉汤煲,脆甜结实的白切走地鸡......我们每个人都吃得赞不绝口,用海丰人的话说,差点连舌头都嚼呑落肚。

感谢东道主阿华夫妇热情周到的招待。在群里,我以为是汉子的阿华,却是一位豪爽生动的女子,红润的脸庞,笑容真诚明媚,宽健的身子有着一颗藏山蓄水之心。愿有缘再同行游玩,与纯净相知,同美好握手。

上篇:没有了
下篇:挺有意思的一天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