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3/7/pc20230731431f71078ec242aaab963e365f800a5ae01.jpg
■ 本报评论员 时下正值大暑节气,气温攀升,酷热难耐。面对骄阳似火的天气,不少市民会选择以游泳的方式来消解暑气。但是记者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3-07/31/002526.html

等待处理…

野泳消暑要不得 保护饮用水源人人有责

2023年07月31日  浏览量:72

■ 本报评论员

时下正值大暑节气,气温攀升,酷热难耐。面对骄阳似火的天气,不少市民会选择以游泳的方式来消解暑气。但是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媒体一再呼吁,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一再制止,但还是有部分市民不顾安全,选择到江河、水库等户外水域进行野泳。然而,这种行为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还会污染饮用水源,损害公众安全和健康。

为了整治饮用水源地游泳现象,连日来,我县各镇及相关部门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在辖区水库、河道多个点位设置警示标牌和宣传标语,并且增设铁丝网、护栏等设施,增强水源保护和防溺知识宣传氛围,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构筑坚实防线。同时,定期派遣工作人员对重点水域进行轮岗巡逻,对下河戏水、游泳的市民进行耐心劝导,普及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和水源保护的有关常识。笔者走访发现,仍有少数人安全意识淡薄,对“禁止游泳”警示熟视无睹。

然而,饮用水源地游泳现象屡禁不止,这也暴露出市民的环保意识淡薄。许多市民对于污染饮用水源地的恶行缺乏应有的谴责,对于那些破坏水源地的人也没有形成舆论压力。保护饮用水源地是每个市民的责任,而保护自身安全更是一种自律。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在行动上践行保护水源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做危害自身和污染水源的行为。

在饮用水源地游泳可能导致水源的污染,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每年都有人因在江河、水库野泳而溺亡的悲剧发生。特别是在汛期,野泳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出于公德考量,也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应当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远离饮用水源地,切勿把饮用水源地当作游泳池来使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好水源地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更是广大市民的共同义务。为此,我们再次呼吁:不图一己一时之欢,不在水源地保护区游泳,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对影响水源地的各类不文明行为坚决说“不”,用心呵护我们共同的水源地。

上篇:做好“绿美富”三篇文章 打造绿美海丰生态建设示范高地
下篇:共叙军民鱼水情深 共谋军地融合发展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