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记者 曾国明 林彩红 吴长辉 吕嘉宇
5月30日,由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省国防科工办6部门共同主办的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服务高质量发展访谈活动在广东科学馆举行。来自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医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的20名科研人员入选2023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其中,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院长、肝胆外科专家肖治宇同志获此殊荣,受到大会表彰并颁发证书。这是该院自今年3月份副院长钟少卿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之后,又一省级以上荣誉。
拳拳丹心沥肝胆,从医27年,肖治宇始终不忘从医初心,践行医者誓言,急病人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始终把患者的利益和治疗效果放在第一位。在医者的道路上,他以精湛的医术、认真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作为今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肖治宇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派其担任援藏驻仲巴县医疗队队长期间,他完成了仲巴历史上第一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腹腔镜手术,开创了仲巴县微创腹腔镜时代。
勇于开拓 敢为人先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肖治宇坚持学习,积极探索创新,他主持开展的多项新技术、新项目不仅填补了海丰地区的技术空白,也为肝胆胰脾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2022年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肖治宇同志担任彭湃纪念医院院长后,大力提倡“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的管理理念,积极推动多中心临床研究和肿瘤MDT诊疗模式的推广应用,对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大力开展新手术和新项目,开展的多例技术填补了医院乃至本地区的技术空白,完成多项本地区首例术式,如首例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囊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全腹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
作为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肖治宇擅长肝胆胰恶性肿瘤的高难度根治性手术及腹腔镜、机器人微创外科治疗,在肝胆胰各类良恶性疾病的手术与综合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造诣,带领团队共获得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踏实沉潜 攻坚克难
作为一名肝胆外科医者,只有深厚扎实的临床功底、深入精到的钻研研究、勇攀高峰的学术精神,方能做到仁医仁德、仁心仁术,肖治宇正是这方面的身先士卒、学科表率。 肖治宇具有丰富的机器人和腹腔镜手术经验。近5年来,平均每年主刀完成肝胆胰各种腹腔镜和机器人超过200例,其中70%以上为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根治术等四级手术。2016年,肖治宇完成国内首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完成国内较早3D腹腔镜下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胆囊癌根治术,完成国内较早机器人辅助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2018年,肖治宇完成了仲巴历史第一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手术,开创了仲巴县微创腹腔镜时代。多年来独立担纲肝胆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治与手术,包括主诊广东省第一例胰高血糖素瘤、广东省第一例胆管嗜酸性乳头状瘤。还曾独立完成涉及血管切除重建的各种高难度开放和微创手术包括胰体尾癌联合腹腔干、肝动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全腹腔镜下尾状叶巨大肿瘤切除、疑难晚期肝癌病例手术加系统治疗等。
潜心钻研 提携后学
肖治宇在从医20年来,潜心钻研,不断发挥创新精神,获得“一种电凝手术负压冲吸器”“一种肝门阻断带”两项专利。
肖治宇还致力于推动国内腹腔镜肝切除发展。作为主PI曾主持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包括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甲苯磺酸多纳非尼和特瑞普利单抗用于转化治疗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的前瞻、单臂、多中心、探索性II期临床研究,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应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PD-1抗体SHR-1210用于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新辅助及辅助维持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单臂研究等,并且获得多项资助。
除了自身潜心钻研,肖治宇也积极开展肝胆胰各种腹腔镜、机器人的手术培训,提高青年医师的腹腔镜技能水平,促进了肝胆胰外科团队的青年人才培养和学科技术发展。其所在科室作为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全国高级肝胆手术培训基地、亚太腹腔镜肝切除推广委员会中国分会副主委单位、亚太肝脏外科培训中心,主办协办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培训交流,推广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技术。
由于在临床工作的长期坚持与努力,肖治宇也荣获了“中国肿瘤防治青年才俊奖”、第一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羊城好医生”和入选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推荐榜”。
肖治宇获得此项荣誉,对医院科技工作的开展将起到模范和推动作用。他表示,在海丰这片热土,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不仅仅是参与和积极接受科技技术的进步,更应该有所创新和引领,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作为医疗工作的根本,为提高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