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 张礼键) 近日,海丰试验推广的冬种小麦项目获得成功,联安镇联川村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试种的60亩小麦迎来丰收,亩产600斤,每亩纯利润500至800元。该试验农田一年种植三造,达到了稳粮增收预期目标。
在联安镇联川村小麦田里,一株株籽粒饱满的金黄麦穗压弯了麦秆。大型收割机穿梭作业,麦粒归仓,联安镇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胜展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黄胜展介绍:“小麦是去年12月2日下种的。种植小麦比水稻更省工、省水,适合冬种旱田种植,种植成本低。现在小麦收割后就进行早造种植,实现了两造稻一造麦模式。”
海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奋羽介绍:“去年的冬种小麦是我县试验推广的一个项目,冬种小麦既可以增加粮食的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达到一个双保险的作用。从今天收割的情况看,效果不错,因为是第一年种植,每亩产量600斤左右,达到预期的目的。”
冬种春收是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记者关注到,海丰县各地充分利用冬季优越光温条件和生产资源,积极挖掘潜力发展冬种农业生产,大力推广“稻稻薯”“稻稻菜”“稻稻麦”模式,扩大冬种蔬菜、番薯、玉米以及小麦等农作物。
近年来,海丰县紧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让“粮田”变“良田”。尤其是去年秋收晚造后,海丰县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冬种工作落实,让“冬闲田”变“增收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