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3/3/pc20230320c31b76ddee41402b9c202f1266dcb4f8e01.jpg
● 黄楚旋 3月7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南方出版传媒、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主办,花城出版社承办的《赤血——丘东平的战火青春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3-03/20/002236.html

等待处理…

这名汕尾青年,曾与彭湃、鲁迅、陈毅并肩作战

2023年03月20日  浏览量:83

● 黄楚旋

3月7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南方出版传媒、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主办,花城出版社承办的《赤血——丘东平的战火青春》(下称《赤血》)研讨会,在广东省作协“岭南文学空间”举行,多名作家、评论家参加活动。

据介绍,《赤血》全景式地描写了左联战士、抗日英烈丘东平充满热血的生命轨迹。他31年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少年时,参加过彭湃领导的海陆丰红色革命风暴;21岁时,参与抗日,并在淞沪会战前线英勇抗击日寇;之后,他加入“左联”,与鲁迅等人共同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在生命的高光时刻,他随陈毅率领的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敌后,写下了《茅山下》这一部未竟的伟大作品,最后为了掩护华中鲁艺的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展现革命年代的“少年中国气”

《赤血》曾被广东省作协列入2020年广东重大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创作选题扶持名单,作者李迅分享称,在创作之初,通过对史料的仔细研究以及慎重考虑,定下了“小人物、大时代、阔空间”的创作思路,将个体的人放在大时代的特定空间里尽情“演绎”、尽情“歌唱”,在展示人物个体生命轨迹的同时,展现时代的变迁图景。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岭南血脉,这是广东文学的富矿,也是广东作家需要书写的,《赤血》开了一个好头。”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教授蒋述卓表示,报告文学一直是广东省作协的强项,计划成立的广东省左翼作家纪念馆和广东文学馆里,红色作家的板块都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则感叹道,从丘东平身上,他看到了那一代人身上的精神——“少年中国气”。他认为,丘东平身上的朝气、意气、锐气、骨气、才气交织在一起,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从他31年的人生中,读者也能汲取丰富的精神滋养的力量。

媒体人出身的背景,让李迅对多种文体信手拈来:报告文学的高屋建瓴、新闻报道的直抵事实、纪实文学的娓娓道来,以及长篇小说的氛围营造。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表示,《赤血》一书通过文体的交叉应用,呈现了一部既深入革命时代,又有丰富人物细节的、非虚构与虚构交相辉映的红色文艺力作。

“回到以前的时代、回到由时代的文化氛围和革命环境塑造的内心世界,去把握丘东平——这位给我们留下不多记忆的传主,是一种极具难度的创作。”著名评论家郭小东认为,从文本上来看,李迅竭尽全力克服了这一困难,他流畅地将许多事件及场面变成人物内心推演的舞台,使人物活跃于现场。

以生动细节还原“诗意化”的丘东平

作为中国战地文学的开拓者,丘东平的作品曾被郭沫若评价为“有一个新的时代的先影”。蒋述卓分析称,丘东平是一个很浪漫,很诗意化的作家,李迅在文学语言上尽量使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写他的一生,例如对红色风暴中的慷慨激昂,江南烟雨中的绵长诗意都有细致的刻画,这跟丘东平的个性描写相统一,加深了作品的文学性。

广东省评协专职副书记梁少锋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书中经常用诗歌的表现形式,或是充满诗意的句子,力图让全书充盈一种浓浓的诗情,构成整部书的基调。同时,一些细节的描写也成功塑造了丘东平鲜活的人物性格,例如他在感情方面的决然,他与鲁迅、陈望道等前辈交往时的耿直、冲动。

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作家王威廉也提到了《赤血》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他认为,书中通过众多细节,树立了丘东平真性情的四个方面:首先是对于爱情的炽热,第二是对于友情的真诚,第三是对于长辈不卑不亢的交往,第四是对于后辈真心实意的呵护。通过这样的描写,丘东平至情至性的形象跃然纸上。

“《赤血》通过对海陆丰革命风暴中的红色少年、以笔当戈的左联作家、新四军的铁血战士这三个人生阶段的描写,展现了丘东平短暂而壮阔的一生。”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陈宾杰介绍,从丘东平的视角里,读者可以了解海陆丰红色风暴、左联作家群的生活等历史细节。

最后,作者李迅对主办方和各位专家在文学理论上的指导和归纳、见解上的梳理和发现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他表示,创作《赤血——丘东平的战火青春》最大的难度在于史料的收集,不仅资料少,仅有的资料还存在互相矛盾的情况,通过对史料的仔细研究以及慎重考虑后,他定下了“小人物、大时代、阔空间”的创作思路。将个体的人放在大时代的特定空间里尽情“表演”、尽情“歌唱”。希望不仅能让读者看清书中的人物在时空里的活动,还能让读者观察到时代的不断变迁。

上篇:一部文体交叉应用的红色文艺力作
下篇:《赤血——丘东平的战火青春》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