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文锋
村庄
雨水时节,本应是雨水纷纷。然而这段时间的天气却是天高云淡,暖气洋洋。趁着这个和熙的日子来到慕名已久的平东镇墨斗湖村。
据传,1959年兴建公平水库,为配合政府建设需要,墨斗湖村民移居平东,择新地兴建新村,取名“新东村”,但仍称“墨斗湖村”。一直对“墨斗湖”这个名字抱着好奇的心理。墨斗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的工具,难道墨斗湖地形如墨斗取其名?墨斗鱼(乌贼鱼)是一种动物,难道墨斗湖地形如墨斗鱼取其名?(墨斗鱼汁能制作成墨汁,书写书画之用)总之,觉得墨斗湖应是人才辈出,或与文学文人有关之地。
花岗岩石的牌坊,气派宏伟,巨石屹立“墨斗湖上乡”。整洁的沥青路环村而过,漫步村庄,半月形的池塘在日光照映下碧碧生辉,池中鱼儿结伴自由游畅,池边的树枝在微风的吹拂下,树叶从空中飘落到池中为鱼儿撑伞。空中的候鸟不时停下池塘中,时而览食,时而与鱼儿戏洒。村道,条条是康庄大道,市民广场大道更是宽畅,路灯竖立,绿树成荫,两旁是一座座规划好的二三层小洋楼,漂亮整洁整齐。有“七”字型建筑,有“三间过”型建筑,有“西式”型建筑……这些房子造型别致美观,整个村庄没有一间破、旧、低的房子。村道中不时有三五成群的人在沐浴阳光、冲茶聊天,享受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与阳光接触,欢度人生,怡然自得。村中文化楼、运动场……硬件、软件配套设施齐全,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景象地方。
宋文庙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庙虽不大,香火旺盛。墨斗湖村的宋文庙是墨斗湖村民信仰文化向往的地方。相传南宋末年,文天祥率军在墨斗湖村附近与元兵作战,其部下一将领不幸身亡。其后显圣,托梦于乡人,如有香火奉祀,此地方必然人丁兴旺、文人辈出、财源广进。乡民因不知其名,便敬奉文天祥丞相像,取名“宋文庙”。宋文庙成为了当地和附近乡民民俗、喜事信仰之地。在文丞相像焚香祈告,用圣杯问卜,指引着乡民办理心中向往之事,心想事成。“宋室忠良圣庙神灵光四海,文山节义丹心正气炳千秋”这幅联昭示了宋文丞相的忠义,也反映了宋文庙佑庇黎民兴居乐业的灵显。宋文庙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一大组成部份,具有较高的传统民俗文化价值,同时也是成为维持乡亲乡情的纽带和桥梁,如今墨斗湖村人才辈出、财丁两旺,这也是宋文庙在当今存在有着现实的意义,值得我们科学辩证地看待和宣传。
乡村小吃
平东地区气候温暖,环境适宜,雨量适中,又是沙质土地区,适合种植花生等农作物。其花生颗粒较小,荚壳薄,形如珍珠豆。仁饱满,膜薄,出仁率高而闻名于世。用水煮的湿花生,软糯的充满清新香气。晒半干花生,口嚼劲又不干硬,味道非常浓郁。炒的花生,脆而不硬,咀嚼间带着酥香。
芝麻,粒大,色黑,含油量大,可生吃亦可炒熟。炒后的芝麻更是酥香。
鼠壳棉,又称清明菜,多生长于清明期间。摘其菜心,先用水煮后,用清水洗净,取其汁,混合糯米磨碾成浆,然后以浆为粿胚,里面包上豆沙或花生粉、芝麻粉、白糖等,做成风味甜食的粿品,取名“鼠壳棉”粿。
墨斗湖村的乡亲们用平东特产,生芝麻与大风草心擂成咸茶,配上当地炒的花生、芝麻、炒米和鼠壳棉粿来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在石妈妈家中,我静静地咀嚼着石妈妈的咸茶和鼠壳棉粿,品尝其香,轻轻回味,这是来自大自然产物的香味,往往是如此让人迷恋,无限意念。
背靠青山,面向公平水库,村前稻田一片,小溪环村。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其民风淳朴,蕴厚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家风使其后人团结、进取、拼搏、发展。这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但是它拥有了一份宁静和古朴,让人心旷神怡。
墨斗湖村,让人恋意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