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3/2/pc202302131d376b72a43140a0b3864d6373f86580e01.jpg
● 王剑冰 一 时间才刚刚迈入2023年,机场、车站攒动的人群中,四面八方的散文诗人,正急慌慌地像赶圩和赶集,走进“山海湖城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3-02/11/002150.html

等待处理…

十万朵梅花在炫舞

2023年02月11日  浏览量:52

● 王剑冰

时间才刚刚迈入2023年,机场、车站攒动的人群中,四面八方的散文诗人,正急慌慌地像赶圩和赶集,走进“山海湖城、冬养汕尾”的期待中。而汕尾,也正以它宽广的胸怀,迎接隆重的中国散文诗节和中国散文诗创作基地的诞生。满山满谷绽放的梅花,如炫舞的精灵,炫舞成散文诗的亮度与色泽,炫舞成汕尾的热烈与豪情。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冰雪严寒中沉寂的时候,一帮子人聚集于春气盎然的广东汕尾,探讨散文诗的发展,交流散文诗的情分,抒发散文诗的热情。让人看到中国散文诗的远大前景。

或许是缪斯的眷顾,一百年前,散文诗就在海陆丰这块土地生根发芽,中国民俗学先驱钟敬文创作了《残荷》《心灵的星光》,北大、清华英文系主任温源宁首次将S.T.艾略特的散文诗介绍到中国,他们让散文诗之星在中国发出了璀璨光芒。此后更有中国散文诗泰斗柯蓝从1986年至2001年,八次来汕尾悉心关怀,添水施肥,致使这里的散文诗根深叶茂,茁壮翼然。

当然,即使有名家引路,有专家指点,汕尾人也是清醒的,他们学个性而不学共性,学名家而学自成一家。他们不断尝试和借鉴,注重构思、练意和用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们尽量地避免通病,加强修养,谨慎从事,不浪费原材料,也不浪费工夫,既雕就雕一个祥云般的品清湖,雕一个龙凤样的红海湾。朝气蓬勃的追求与自信,深涵的生活氛围,构成了他们的心境与思想。读他们的作品,有一种朗朗向上的让人感染其间的冲击力。

由于有着前辈散文诗家的鼓舞,孙雄、林婵娟、黄燕、柳成荫、周珊玲相继脱颖而出,从汕尾出发,一直走向全国。其中的柳成荫更是成为汕尾散文诗的代表,他是一位善于学习与熔铸的人,既有现代意识,又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料,在现代与古典的结合中追求完美。他把思想、思考带入了文章,也把理念、理想渗入进文字。这些年来,他为汕尾的散文诗积极奉献,在台前幕后做了大量工作,使得汕尾一直有着一个不错的精神气场和文学氛围。再加上杨永可、侯杰春、杜青、冷梅、谢立群、许宇航、石磊、王心洁、林进挺、庄海君、晋侯、刘小明等一批主将的摇旗呐喊,汕尾散文诗很快成为中国的一景芳园,热情的散文诗爱好者以万人计,遍及机关企业、乡镇农(渔)村、大中小学。

这帮散文诗人在全国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出版多种专著,还创办报纸刊物,举行散文诗活动,搞散文诗大赛。这次,又促成了中国散文诗节,建立了首个国家级散文诗创作基地。这样,就使得汕尾的“弄潮儿”在全国散文诗的洪流中,昂首“向涛头立”,由此造就一个轰轰烈烈的港湾,引无数帆影向往这热气腾腾的散文诗重镇。

说到底,或许与汕尾人的生活态度有关,与他们的追寻有关。汕尾的散文诗友都是精力旺盛的人,他们踏踏实实又风风火火,露着热情而真挚的笑。你从那笑里感到儿童般的纯真,爱情般的滋养和大海般的激昂。大海和散文诗,是他们生活与创作的动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他们饱蘸着浓烈的文学情感,在寂寞的文字间欣然耕耘,在辽阔的海面上悄然拉网。

他们认识到,散文诗应该是另类的、出彩的,散文诗要强调语言,生活的语言,诗性的语言,显现出那种纯粹、那种味道。要追求亮眼的神来之笔,在顺常的语句中出现断裂的、爆炸的效果。他们明白,散文诗真正的韵味在内里,不能概念性地理解和图解主题,要有更接近于生活、接近于感性的的东西。

他们的作品,有从大的、广的角度俯瞰,有从细小的、具象的事物入手,无不带有着深切的思想与情感。也许是大海的缘故,他们能在很清洁的文字里,写出铜鼎山的嵯峨、红宫红场的博大,写出生活中的莲峰叠翠,却也不避讳心内一角泛浮的美丽忧伤,有些字词带有“银瓶飞瀑”的轰然,也带有玄武玫瑰的灵利,总能感到超然的花朵,于一瞬间的乍然。

这次的首届中国散文诗节,必然是友情的聚会,大家在一起不断地交流、切磋和探讨,从而清醒地认识到,散文诗是文学体裁中的秀品,是既有诗的内涵又有散文的舒展的极美表现。有的看似小巧如卵,比重却大,卵中藏金,轻视者未必一下子拿得起来;其轻简如叶,但纹理密集,山河天地尽在其中。所以散文诗的创作大有可为。

当然,散文诗人们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散文、诗歌和散文诗中,最容易犯毛病的恰恰是散文诗,它太容易重复雷同,太容易空洞无味,太容易做作矫情。只有正视这些弱点,才能使散文诗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人文学的“凤山祖庙”。

他们认识到,大多数散文诗还是使用了传统的写法,在语词和句式上无大变化。读起来只见潭水,不见深度;只显树木,不显森林。奇石收藏家的找寻就是不走常人路线,他们所经历的冒险心跳的过程,就是一次创造的过程。所以要想达到苍远辽阔,达到流润洒脱,就须“板凳要坐十年冷”,就要“众里寻他千百度”。

散文诗的篇幅不是研讨和争论的焦点。短的不一定就全是散文诗,长的也不一定不是散文诗。主要看取向与构筑、意境和语言。一味地限定散文诗篇幅,就必定限定了散文诗的发展空间。我们不应该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我们应该敞开胸怀,迎接各方的朋友,让散文诗形成一个庞大的作家群,以展示中国文学百花齐放的力量。

近年来的一些散文诗,形象的、直观的取舍,远景的、近景的抽拉,独特的、新奇的比拟,词语的可感可嚼及鲜活意味,都同以前有了大的不同。一帮子青年作家在努力地进行着快乐无比的实验,他们将诗歌与散文甚至戏剧与哲学连串起来,得心应手地运用到散文诗这一让人熟悉又陌生的领域中。

散文诗界近几年活动增多,是个可喜的现象,说明了它的人气渐旺,影响日广。你看汕尾那白梅的世界,散文诗人以各种姿态、各种表情徜徉于香雪海的气象中。那一枚枚舞自冬天的灿然,谁说不是精致而芬芳的散文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散文诗人们抬头望向蓝皮书般的天空,掩不住的诗情在胸间膨胀。

时代在发展,散文诗也在发展,必然是不断排斥、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新的景象总是在一次次解缆中蓦然发现。

身后传来大海的声音,我们不忍回首,我们渴望再见。

王剑冰:全国鲁迅文学奖二、三、四届评委,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出版著作有诗集《日月贝》《欢乐在孤独的那边》《八月敲门声》;散文集《苍茫》《蓝色的回响》《有缘伴你》《在你的风景里》《远方》《绝版的周庄》《喧嚣中的足迹》、《王剑冰散文选》;理论集《散文创作谈》《散文时代》《散文散文》;长篇小说《卡格博雪峰》等。

上篇:没有了
下篇:走进春天(组诗)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