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菜花飘香。一棵棵绿油油的菜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嫩绿晶莹,工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打包……这块绿油油的菜田,是海丰县最大的蔬菜生产种植基地——汕尾市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同时也是供港蔬菜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日前,由该公司承担的“广东省菜心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为此,海丰县又增添了一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斩获“广东省菜心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称号。
两载攻坚:菜心产业标准化有了“样板”
海丰县“广东省菜心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自2020年获批立项以来,在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海丰县委县政府和县市场监管局、汕尾市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用)的要求,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完善,如实做好试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驱动试点的示范推广和带动功效,通过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技术指导、经验推广和强化管理等措施,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为海丰菜心产业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标准体系支撑。
海丰县农业属于潮汕平原精细农业区,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是广东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海丰逐渐发展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东省的“米袋子”“菜篮子”,县域内有多个供港基地,多个香港免检产品。目前,海丰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2.35万亩,蔬菜复种面积为27.45万亩,成为了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和省内粮食、蔬菜的主产区。蔬菜和稻米逐渐发展成为海丰县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尤其是蔬菜产业,更具有效益高、竞争力强,带动农户明显的优势,且于2018年,汕尾市海丰县蔬菜产业园成为广东第一批15个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
示范带动:凸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为了更好地推进海丰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海丰县举力招商引资,引进汕尾市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汕尾市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收购、冷藏、包装、加工、配送、销售各种蔬菜、水果,产品进出口贸易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新型农业主体。该公司已评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菜心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等。目前,公司正在向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的轨道迈进,通过智慧云平台的应用以及专家团队科研实力的有机结合,已经建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蔬菜种植基地2000亩,逐步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3000亩,带动5000亩,最终辐射30000亩,带动周边农户2000户。
“公司将重点主打蔬菜流通和加工产业,提升蔬菜品质,增加蔬菜附加值,并立足蔬菜种植这一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农民参与受益为根本,用产业发展为村民带来红利。”汕尾市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杨经理说。
智慧农业:让3000多农户奔康“有路”
汕尾市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主要以种植菜心、芥兰、西兰花等为主,建有现代化育苗大棚、无土栽培大棚和珍稀蔬果种植大棚,设施设备齐全,还建有中央厨房净菜加工厂房,每天可为客户直供10吨干净免洗的洁净蔬菜。此外,基地内还构建了大型园区集中监控中心、智慧农业模拟实验室、设施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智慧供应链管理云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农业专家远程服务系统、农产品生产区环境监测及视频监控系统,处于现代智慧农业先进行列。
长期以来,该公司还积极响应省、市、县的要求,从产业、订单农业、销售三方面联农带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免费为种植户提供蔬菜种子、肥料、耕种技术、冷藏仓储服务,并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民种植的蔬果,带动3000多户农民致富奔康;还与北平村318农户签订了产业发展合同及购销协议,采取企业优先收购合同户种植产品、代种代加工、委托经营、保价收购蔬菜等形式,为村民解决蔬菜种植难、销售更难的后顾之忧。同时建设多元化农产品智能供应链服务中心,提供农产品展销平台,供农产品线上线下共同销售,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作出了贡献。
下一步,海丰将秉承“农业发展现代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示范区的种植经验,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蔬菜产业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与现代化发展,全力做强做优“海丰菜心品牌”。
■ 融媒记者 曾国明 林彩红 吴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