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2/12/pc202212190f9600cae4f94fd5bb1a37f200f661c5e01.jpg
● 管艳艳 从小到大,我们家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家风。这源于父亲悉心教诲,母亲身体力行。 父亲经常对我们说:“人生在勤,不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2-12/19/002055.html

等待处理…

勤俭是最好的家风

2022年12月19日  浏览量:75

● 管艳艳

从小到大,我们家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家风。这源于父亲悉心教诲,母亲身体力行。

父亲经常对我们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记忆中父亲教我们背的第一首诗是《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让我们懂得劳动之艰,稼穑之苦,丰收之难。颗颗粮食凝聚着汗水,饱蘸着心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生活中要厉行节约,珍惜粮食,爱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

母亲勤勤瑾瑾,勤俭节约,持家有道。一日三餐,田间地里,默默劳作,辛苦付出,无怨无悔。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早出晚归,夜以继日,一天从早忙到晚,又从晚忙到早。母亲像个铁人,整日起早贪黑,忙得脚不沾地,从未有片刻清闲。在那艰苦年代,母亲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

我家人多劳力少,父亲在外教书,我们兄妹几人都上学,家中只有母亲一人下地干活挣工分,生产队每年年终结算我们都是亏空户,分到的粮食总是捉襟见肘。但母亲精明强干,精打细算,居家过日子滴水不漏,每年都能把有限的粮食安排的恰到好处,保证一家人不断顿,不挨饿。

记忆中,我家房后是一条小河沟,春天,母亲会起早拿晚把沟边的野草锄掉,用铁锨撅一撅,用铁耙搂平,种上鬼子姜,撒上南瓜籽。这里水土湿润,土壤肥沃,鬼子姜长的枝繁叶茂,南瓜秧郁郁葱葱。一片葱茏,无限生机。

春天,我家的小院就是天然的蔬菜场。精明能干的母亲会在小院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一畦新韭绿,一畦小香葱,一畦小油菜,一畦鲜香麦。母亲辛勤耕耘,锄地,浇水,拔草,施肥。人勤地不懒,蔬菜长得葱郁茂盛,青翠欲滴,水灵灵,鲜嫩嫩,现吃现摘,清新爽口。母亲烙饼技术一流,烙出的棒子面大饼又薄又脆,掰一块饼抹点豆瓣酱,揪把小葱,掐几个香麦叶儿一卷,金灿灿,绿油油,咬一口,细细嚼,又脆又香,成为我们春天最好的佳肴。

夏天,母亲去生产队干活,每到中间休息时,便去田间地头挖野菜。收工回家,总会带来曲菜,荠菜或马齿苋,以菜代粮,维持生计。有时去河里捞苲菜,拌上棒子面,放点盐做苦累。见我们不爱吃了,母亲会忙中抽闲去河里捞小虾,和棒子面拌在一起,放上小葱,盐,轻轻搅拌均匀,上锅慢慢熥,做成小虾烀饼,改善伙食。我们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抢而光。母亲见我们爱吃,下次再做就多做些,我们吃饱喝足,遇有剩余时,善良的母亲就送给邻居小伙伴吃。

一到秋天,屋后金黄色的南瓜爬满坡,一片丰收景象。母亲种的南瓜个大,肉厚,味美。在那艰难岁月,母亲经常给我们做小米南瓜粥,就着小鱼咸菜窝窝头,或直接做棒子面疙瘩汤,汤汤水水,稀粥寡饭,怕我们吃不饱,母亲有时炉点黄豆,有时把拾来的花生煮一些给我们分着吃,或者抓把大红枣给我们,七凑八凑,也能勉强饱腹。

冬天,山药成了我们多半的口粮。母亲想法设法,变幻花样给我们做着吃。蒸山药,火炉口烤山药,熬山药粥,或晒成山药干蒸着吃。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味道。看着我们吃不下了,母亲会粗粮细作,适时给我们炖一锅杂鱼,锅沿贴一圈棒子面小饼子,鱼有面香,饼有鱼香,香醇可口,非常好吃。每次炖杂鱼,母亲都会在灶膛放几块山药,就着锅底柴火的余温烧山药,等晚上我们看书饿了,适时拿给我们吃。刚出灶膛的山药热腾腾,金灿灿,咬上一口,甜丝丝,香喷喷,一块儿山药下肚,心里暖和了许多。在那寒冷的冬天,母亲总能为我们带来一份温暖,添上一份快乐。

一年到头,母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着煤油灯微弱的灯光,纺线、织布、做衣裳。母亲能裁会剪,一个布头,一件旧衣,经了母亲的手就能变成漂亮的新衣服。我们随风长,母亲因时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那艰苦岁月,母亲凭着一双巧手,辛苦劳作,勤俭持家,让我们得以吃饱穿暖,给我们铺就了幸福生活。

多年来,父母言传身教,我们耳濡目染,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如今勤俭已成为我们的家风代代相传。富裕不忘节约,小康不能浪费。饭要吃完,菜要吃光,厉行节约,光盘行动。勤勤瑾瑾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忘本,不奢侈,不浪费;去浮华,戒骄奢,守初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好家风,代代永相传。

上篇:没有了
下篇:胸前那一抹红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