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2/12/pc20221205f25cccfb308142ffaac58c67bff74ef3e01.jpg
● 陈振昌 海丰文友推荐他老乡、青年女作家塔娜(陈丽莉)的近作《云雀的夏天》让我给看看,并说,如果喜欢,写篇评论文字如何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2-12/03/002014.html

等待处理…

好一片舒展翩飞的五彩祥云

一一塔娜短篇小说《云雀的夏天》赏析

2022年12月03日  浏览量:157

● 陈振昌

海丰文友推荐他老乡、青年女作家塔娜(陈丽莉)的近作《云雀的夏天》让我给看看,并说,如果喜欢,写篇评论文字如何?正好有空,收到就看了。是个短篇儿童小说,发在《少年文艺》2022年9期。该刊是响当当的名刊,轻易是不能上稿的。果然,名刊载力作,多年未看儿童文学了,写得极好。文章的板块(情节)像天上的流云,自由飘飞,看似任性,却又拼图组合,单个看,整体看,让人赏心悦目。

掩卷后我突然冒出一句话:别拿平常当发现。这话本意是告诫写作者,创作要有新鲜感,不要把司空见惯的东西当素材,人家都写过千百遍了,你还以为是宝贝。我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这些“平常”,塔娜却发现了“新大陆”(这很难能可贵),发现了她怦然心动的、愉悦的、活蹦活跳的玩意儿,很适合少儿们阅读。她为之兴奋,并付之笔端,与小读者们分享。

我阅历有限,以为短篇小说创作,大抵分两大类,一类是有故事内核的(中心情节),以它架构全文,开枝散叶,倾情想象,让小说好读好看,竭尽人物形象突出、丰满之能事。高潮到达后,该收尾了,不慌不忙,水到渠成,徐徐落幕。一类是没故事内核的(中心情节),淡化故事,像散文的随意阑珊,诗歌的意蕴潜藏,但分明又有一根红线,把这些个散落一地的珍珠串联了起来,让读者一回味,哦,好文字,好故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过目不忘。两类写法,各有千秋,共同构建文学百花园的春天,姹紫嫣红,繁花异呈。

塔娜的《云雀的夏天》,是属于后者。

我们且来看她是怎样个云舒云卷一一

甫一开篇,她就以云雀说事。云雀和夏天很重要。因为整个作品,是写主人公“我”(细尖)在奶奶的屋前屋后的云雀树上度过的。她就是一只云雀。爸爸妈妈因为生计忙碌,把她扔在了奶奶家里了,她和奶奶度过了整个夏天。夏天是她粉红色的记忆,是她的时空,她在这个夏天里有烦恼,有愁绪,有快乐,有幸福,长大了许多,懂得了她许多不懂的东西,启蒙了许多她不懂的事物。

春天,她和奶奶窝在被窝里,“春天的云雀像一群闹钟,它们齐齐叫了一声,我就醒了,云雀再多叫几声呢,奶奶也醒了。”醒了的细尖就数云雀,十指也数不过来,奶奶就逗她,你数不过来,肯定不止这么多。继续数。数不过来的细尖就想,“只有云雀的妈妈才知道一共有多少个云雀孩子吧。”

这就是童稚,天真的小脑瓜儿,只有孩子才这么去数不可数的数字,想象出只有他们的妈妈才知道。

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这是一个小散章。

整个夏天时空很大,漫长,对“我”来说,是一个由懵懂逐步走向清晰,稚嫩逐渐接续懂事的过程。作者的逻辑思维很清晰,接下来,她写了奶奶领细尖到甘蔗地里去了。奶奶种甘蔗,让细尖自个儿去玩。细尖很皮,给小洞灌水抓蛐蛐;用一根手指伸进蚂蚁土包,急得蚂蚁四处逃跑;爬上番石榴树,摇曳着树枝儿玩……玩累了竟然在树上枝桠上睡着了。

“祖宗,你可真够皮的。你怎么跑树上睡了。你要是掉下来,我怎么跟你爸妈说。”

“掉下来就掉下来呗。反正他们也不要我了。”她顺着奶奶的话发泄她的不满。

她写和奶奶相好、往来甚密的四叔婆。“四叔婆又脏又臭,满身山狗大叔鱼筐的味道。”,细尖一点儿也不喜欢她,还讨厌她。四叔婆是个话唠子,她和奶奶唠嗑,奶奶的嗑睡虫都爬脸上了,灯蛾子都昏了,她还不知道要走。

“这山猫叼的疯婆子!可算走了。”

这就是细尖,童真无忌,想到什么说什么。她哪知道,四叔婆可喜欢她呢,对她可好呢。 ……

这些大量的碎碎念的细节铺垫后,作品来到了高潮,奶奶带着细尖坐船到姥奶家参加姥奶98岁的喜丧。这也是“我”和奶奶在整个粉红色夏天最为亮丽的画幅。

坐船是必须写的。

先前四叔婆多次说带“我”去坐船都没如愿,这回如愿以偿了。“帆船是吃柴油的,机子轰隆隆一发动,青黑的河水颤颤地浮往两岸去。叶河两岸青竹颤颤,帆船像是落入叶河的一片竹叶,轻快地飞在水上。”“风儿从山尖慢慢吹下来,它们吹过山坡上羊毛一样软绒绒泛着绿光的山茶园,吹向岸上的芒草,芦苇,风继续吹,吹进大叶河,催着帆船在河上滴溜溜滑行,风儿就追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向长河不停舒荡开去。”“帆船贴着青山脚下走,它穿过一大片风尾竹林,风尾竹高高翘翘的尾巴真美呀,我真想摘一把下来,好当扇子摇摇,再摇到小猴子面前去,肯定威风死了。”

葬礼是必须写的。

“送葬的队伍很长很长,像一只缓慢移动的春蚕,爬过闸桥,爬过晒鱼场,爬过尤加利树林……热闹的锣鼓声,热闹的唢呐声,热闹的鞭炮声,黄的花,白的衣服……像是一出奶奶爱听的喜戏,像是与一个人欢乐的告别,与活了九十八岁姥奶欢乐的告别。”

奶奶是必须写的。

“奶奶这会子也不哭,眼睛却还是红的,她像个乖巧的孩子,让人安排着穿上孝女服,她守着一个火盆跪着,不停地往盆里添纸钱。我跪在奶奶身边。”“奶奶,你怎么不哭啊。”“奶奶哇的一声就哭了。把我吓坏了。她哭一声,又不哭了。”

“我”是必须要写的。

“奶奶不说话。那时候,我多害怕奶奶死啊,我看起来像是要死人一样。我从来没有像这会儿一样担心她。我害怕她死。我下定决心,我得紧紧守着她。”

像戏剧高潮过后进入尾声,小说要结束了。帷幕的急落与缓落是有讲究的。作者很智慧,顺势而为,写细尖经历了一场对她来说算是“磨砺”的生活后病倒了,昏沉沉睡了两天。奶奶和四叔婆都守候在她身边。至此,曾被她讨厌过的四叔婆变得不但不讨厌还挺可爱可亲了。先前奶奶为什么总是偷偷抹眼泪还掩饰不承认也有了委婉交待。也至此,茅公所说的“短篇小说是结构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践行得很理想,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一篇优秀的作品就诞生了。

作者简介

陈振昌,广东作协会员,广东省河源市作协原主席。广东小小说学会监事长。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影视》《作家文摘》、《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故事会》《百花园》《大公报》巜北京晚报》《羊城晚报》等报刊;有小说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岀版。

上篇:没有了
下篇:瓷婚感怀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