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2/11/20221112375ac5d259c345708ab0e0df2f96c002.jpg
海丰人文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民间文化丰富多彩。麒麟舞(海丰人语称“虎狮”)就是流行于海丰境内的其中一种传统民俗活动,至今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2-11/12/001954.html

等待处理…

刚猛强劲 舞武生风

——海丰麒麟舞

2022年11月12日  浏览量:214

海丰人文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民间文化丰富多彩。麒麟舞(海丰人语称“虎狮”)就是流行于海丰境内的其中一种传统民俗活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海丰麒麟舞的流行与中国武术和自然环境有着很深的渊源。相传明代名将俞大猷、戚继光于海陆丰抗倭,即在民间传授俞家棍和藤牌阵;清乾隆年间,落难而来的少林寺武师,也于此传授武术而形成了圆山拳,舞麒麟于是成为练武者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并逐渐衍变为麒麟舞表演。而海丰地处沿海,古来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民间以麒麟神兽能消灾祛难保平安,麒麟舞也随之兴盛。

海丰麒麟舞是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每逢重大节日或是喜庆之日,便少不了麒麟舞的表演。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海丰各门派武馆的“虎狮”班到各家各户拜年庆贺是传统民间风俗之一。优美动听的音乐和着其舒展可爱的舞蹈动作,赏心悦目;高潮迭起的武术表演,扣人心弦。集歌、舞、乐于一体的麒麟舞是海丰人民群众特别喜爱的一种文化活动,因此,海丰有句俗话叫“食甜粿睇虎狮”。

海丰麒麟舞至今为止还保留传统的表演方式,通常以农村的晒场、空地为表演场所。由一人舞动麒麟头,一人牵动麒麟尾,在大锣、大鼓、大唢呐伴奏下,先向天朝拜三下,接着绕圆场和朝东南西北四个角落觅食,然后便在场地中间起舞,表演打滚、舐脚、洗须、咬骚等风趣动作及喜怒哀乐情绪。

麒麟舞后为武打表演,这是海丰麒麟舞的传统精华。相继表演打拳、弄棍、搬刀、舞尖串、尖串对铁尺、辗藤牌,最后是集体持棍对打,随着吹打乐节奏的加剧形成表演的热潮(舞蹈化的武术表演),所表演项目每个班子不一定样样都有,但起码要有五项,故叫“搬五彩”。每次表演以班里师傅再次舞起麒麟头鸣炮参拜结束。

海丰麒麟舞对南粤古代民间舞蹈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丰麒麟舞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伴奏音乐等是极其宝贵的传统民俗文化,相信在海丰县党政、相关职能部门及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麒麟舞一定可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 文:曾国明 林彩红 吴长辉 图:蔡雪坚 苏宜坤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