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2/11/20221107e6e75b80b6324f16b841f00fdfc4e8a2.jpg
● 林小明 陈赛枝在创作中 一、一曲赞歌表心意 轰轰烈烈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铸造了中国革命史一页经典。在这波澜壮阔的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2-11/05/001937.html

等待处理…

为了她们在丛中笑

——小记海丰妇运史研究工作者陈赛枝同志

2022年11月05日  浏览量:311

● 林小明

陈赛枝在创作中

 

 

一、一曲赞歌表心意

轰轰烈烈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铸造了中国革命史一页经典。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无不闪烁着海陆丰妇女的身影。透过由海丰县妇联出版,陈赛枝主编的《海丰妇运史料》及由汕尾市妇联出版,刘雪真、陈赛枝主编的《海陆巾帼》二册书,我们面前出现了无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海陆丰妇运巾帼英烈的鲜活形象,她们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浩浩荡荡的革命洪流中,让生命的价值在创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得到升华,诠释了她们冲破封建樊笼束缚,投身革命的风采,炫耀了革命女性“奋建殊勋耀日月”的辉煌。

在为海陆丰妇运先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革命气概无比振奋的同时,我们也为搜集、整理海陆丰妇运先辈、先烈们事迹的原海丰县妇联干部、海丰县红宫红场纪念馆副馆长陈赛枝同志所感动。正是她“抢教”性的工作,方使在海陆丰妇运中熠熠生辉的先烈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在陈赛枝同志的笔下,彭湃与海陆丰妇运的史实在我们面前闪光,海陆丰妇女运动场面重现我们面前;在陈赛枝同志笔下,红军战士敖琼的风采、女中豪杰郑振芬的足迹、周淑琴血染青春的壮举、赖月婵情操高尚的岁月、陈惠良坚贞不屈的气节、陈秀慧凛然正气的英姿……无不使我们潸然泪下。正是由于她纪录了在海陆丰妇运中巾帼先烈们的足迹,倍使我们为她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举所惊叹。

应该说,由海丰县妇联出版,由陈赛枝同志主笔的《海丰妇运史料》及由汕尾妇联出版的《海陆巾帼》二书,填补了海陆丰妇运史研究的空白,也是陈赛枝同志的夙愿。

在一次又一次拜读了《海丰妇运史料》及《海陆巾帼》二书后,我们怀着对陈赛枝同志的敬意,多次拜访了她。当我们走近陈赛枝同志谈及往事时,她说,能把跟随彭湃烈士,参加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红色根据地的海陆丰妇女英雄事迹记录下来,为海陆丰革命斗争留下一页丰富的史料,是对先烈们流血牺牲的回报。她又说,幸得二十多年前我们走访了很多经历过烽火岁月的人们,如今,她们虽多已作古,但她们的英名永留青史,对于她们来说,这是极大的慰藉。而对于陈赛枝同志来说,是莫大的心愿。她为能让妇运先辈、先烈们事迹传播感到此生无憾。

二、巾帼千秋映日月

出生在海城望族的陈赛枝同志,从小就为家乡涌现过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感到格外欣喜。那时,她就无比敬仰在红色土地上出现的红色妇女,她为她们参加创建苏维埃政权的举动深感自豪。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她在红宫红念馆工作时,每当驻足在蔡素屏等先烈遗像前、每当面对展厅里海丰红色妇女的照片、每当经过处于红宫红场里的海丰县妇女第二届解放协会旧址,她就立志要为海丰妇女先烈们著书作说。因为她知道,粵东地区的妇运算海丰妇运最早、规模也最大。1923年,海丰农会会员发展到十万多人,其中一半就是妇女;1928年,海丰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在二万多赤卫队中,妇女占了万余人。她认为,海丰妇运虽然开展得早,但海丰妇运较为系统的研究还是空白。她由此萌发了编写海丰妇运及妇运先辈、先烈们史料的念头。

1985年12月,海丰县妇联根据省妇联抢救妇史的群英风采意见成立了“海丰妇运史编写组”,并把搜集、整理海丰妇运史料作为纪念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成立60周年的献礼。时任中共海丰县委常委、县妇联主任的甘赛梅同志经推荐,拳拳力邀陈赛枝同志入主编写组。也在此时,省里决定派4名45岁以下的文史员到湖南杨开慧的家乡进修,陈赛枝是其中之一。是出去进修,还是留下来修编妇运史,陈赛枝同志还是选择了后者,她觉得,抢救编写海丰妇运及先辈、先烈们的史料刻不容缓。

一到县妇联“妇运编写组”,陈赛枝同志面临的是残缺不全的资料,怎么办呢?她决心在编写海丰妇运这口深井中,找到开拓的泉眼。陈赛枝同志和妇联领导、姐妹们从零开始。

多少次,她浸泡在县民政局、县档案馆里,从海丰第一次、第二次大革命的烈士资料中,大海捞针似寻找红色妇女先烈们的足迹,每当发现女先烈的事迹和记载,她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当一个个红色精灵跃然出现在她眼前、进入她的视线,她不得不有种如获至宝般的痛快,当一个又一个巾帼英烈出现在她笔下,她的眼帘一次又一次地湿润了,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她,英烈们宁死不屈的精神震撼了她。

多少次,她移步到妇运先辈、先烈的家中,倾听妇运先辈们深情回忆在红色岁月中的壮举,叙述她们在激情燃烧的日子里跟随彭湃烈士、投入建设苏维埃政权、参加妇女解放浪涛的辉煌。先辈们对往事的回忆、对党执着的向往,让她的心灵得到净化,让她的思想得到升华,让她的意志更加增强,使她一发而不可收地根据海丰妇运先辈口述、回忆的史实、资料,为海丰妇运留下了珍贵的文献,抢救了一批即将被人们遗忘的史料。

三、笔下英烈展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在编修海陆丰妇运史中,她寻找到海丰曾出现过一个中央女执委郑振芬的足迹,为海陆丰妇运史写下了重要的一笔,记下了一个闪光的名字。

那是1986年4月的一天,陈赛枝同志到广东省档案馆查阅档案,在与省档案馆一位研究员的交谈中,得知1934年1月16日在江西省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有一位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并在会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接见的郑振芬同志就是海丰人的消息。得到这一激动人心的信息后,陈赛枝同志为将郑振芬烈士还原于海丰妇运史,还原给海丰人民,不让先烈被历史遗漏,三上大南山追寻烈士的足迹,让烈士鲜活的笑容定格在历史上。

那是从省档案馆回海丰后,陈赛枝同电在县民政局的档案资料中,只找到记载郑振芬的一句话:“1925年参队,1927年牺牲”。烈士的一生,难道就这么简单?在那些寻找不到先烈足迹的日子里,陈赛枝同志心如刀割,她知道,郑振芬烈士,不但是海丰妇女的骄傲,也是广东妇女的骄傲,于是,她日思夜想,先后拜访了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彭沃同志,原中纪委顾问、曾和郑振芬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李坚真同志,寻找到了郑振芬入党介绍人和同事、邻居,并在1986年6月第一次到大南山只为了解到郑振芬片言只语资料的情况下,1986年8月再上大南山、1986年10月重上大南山,终于弄清了郑振芬光辉的一生,捕捉到郑振芬在地处普宁、潮阳、惠来三县交界处的大南山的战斗岁月,使这位海丰妇女英豪的光辉形象在妇运史上大放光芒。

现在,陈赛枝同志虽已退休,但仍为海陆丰妇运研究伏案笔耕。

陈赛枝同志,海丰妇女感谢您、汕尾人民感谢您!

上篇:没有了
下篇:撷一片秋叶静美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