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戏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剧种,据考系明末西秦腔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和民情风俗相结合,至清初形成了别具风格与特色的西秦戏剧种。历史上,其足迹遍及广州、潮汕、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西秦戏,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秦戏又称乱弹戏,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与杂调,以正线为本腔。男女分腔、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设置有老生、文生、武生、正旦、花旦、老旦、红净、乌净、丑、公末十个行当。武戏粗犷豪放、激昂雄浑、气派大方;文戏古朴典雅、细腻传神、唱做俱佳。
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原海丰县西秦戏剧团)系建国后从庆寿年班发展起来的西秦戏唯一国家专业团体,1992年,参加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展演获得“优秀剧目奖”。原创舞台艺术精品《留取丹心照汗青》和《马援伏波》分别获得广东省第八届、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剧在中央电视台CCTV11戏曲频道播出,开创了县剧团演出剧目在央视专场播出的历史先河。
铿锵西秦,黄土豪迈,顶天立地,气吞山河。海丰西秦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坚守百年初心,赓续文化血脉。近年来,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频频亮相在国家、省市和城乡各演出舞台及网络媒体平台,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文:曾国明 林彩红 郭银萍
图:施燕锋 吴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