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峰
一、菊花黄
稻子成熟时,陌上野菊开了。
蜜色的秋光下,只见村里村外、篱落田塍,到处是盛开的小野菊,金黄黄、香灿灿、亮闪闪,散发赤金一般的光芒,被秋光擦拭得是那么的鲜亮,宛如世界油画大师凡高笔下的那些明亮的、疯狂的、惊艳的暖色调。撩人的清香,让人忍不住大口大口呼吸。
细细地,端详一朵野菊,只见花萼金黄金黄的,花蕊褐黄褐黄的,当一簇簇、一层层、一片片黄色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阵势、一种火烈、一种绚美,形成了一个个金色的漩涡,让人忍不住尖叫。
乡野安宁,古意淡淡。几朵闲云,游荡在蓝盈盈的天空,宛如任意放养的白马。宁静中,只听见空气发出轻轻的颤栗,传来微微的嘤嗡。只见无数只小野蜂,在花蕊间起起落落,胖乎乎的小身子沾满了金色的花粉,一片细细密密的繁闹。
——此意境,犹如南北朝王籍笔下的《入若耶溪》里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种热闹,反而衬托出乡野的恬淡,惹人沉醉,不能自拔。
菊花开得真野,仿佛一丛丛小精灵,细小而繁密,金黄而耀眼。它们,在曲曲折折的田埂开着,仿佛给稻田镶上了一道道黄澄澄的花边;“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它们,绕着青的黄的紫的褐的篱落绽放,宛如给村庄系上了一件件金灿灿的裙裾。
“野芳发而幽香”,乡间秋日,因有菊花陪伴,简直是一种上苍赐予的福分。在田野收割,人仿佛变成了一只蜜蜂,被千万朵菊花包围。旷野那么大,盛放我,如盛放一只蚂蚁。秋光清清暖暖,大地美得无言。每吸入一口空气,仿佛啜入了一口金色的蜜,心中就泛起了一缕梵音,涤去烦嚣,唤醒美好。
野菊的生命力极强,一不小心,就长到了田间地头,被农人随同庄稼一起收割,运回村庄,作为柴火,变成一缕缕乳白的炊烟,袅袅升起在玻璃一样的冰蓝透明的天空。当一个游子雪夜归来,嗅到淡淡的草药一样的干菊香气,会禁不住淌下滚滚热泪,该有多少旧事犹如发黄的电影一样泛上心头呀?!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未走出乡关前,我喜欢挟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悄悄走向田野深处,半卧在菊丛中,沉浸在金香里。读到入迷处,阳光暖暖曛曛,花香氤氤氲氲,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那些香暖美丽的负暄时光,让人一生也忘不了!
当读书倦了,任意而躺,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日头西斜,霞色橙黄,只见野菊寂寂悄悄开放着,一只只蜂蝶兀自鸣舞着,宛如一场轻若羽毛的梦。与菊丛影子交织的,是一团淡紫色的恍恍惚惚的自己的影子,此刻,感觉“偷得浮生半日闲”,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那些年,每当霜花铺地之际,母亲会领着我,高高兴兴抬着一具柳筐去陌上采菊花。当踏着秋霜咯吱咯吱走在田塍,感觉清冽的空气中,菊香更浓了。苏轼有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时,百花迹已绝,霜天尽寥廓,唯有一丛丛菊花仍在傲霜斗寒,独自绽放。感谢野菊,给清寂的乡间深秋,平添了一丝清暖、一缕慰藉、一分野趣。
“弄花香满衣”,采回后的野菊,母亲将它们制成菊花茶、菊花枕、香囊,一部分赠送给左邻右舍,其余的,售给当地供销社,换来一家人的日常开销,以及我和姐姐、弟弟、妹妹的学费。
野菊,还是一味中药,清心明目,清肿解毒,据《本草纲目》记载:“野菊,甚香而轻,贺黄亮。对败毒、散疗、祛风、清火、明目为第一。”可谓福泽人间,善莫大焉。
拟把残忆追旧年,至今犹忆,人与菊,菊与人,是那样的融融洽洽,物我两忘……
二、枫叶丹
枫叶,最美的时节,在黄澄澄、沉甸甸、红火火的秋收季节。赤丹丹的枫林,金灿灿的田野,黄的更黄,红的更红,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宛如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让人激情饱满,血脉偾张。
一俟深秋,母亲总要雇一条船,顺溪而行,回一趟水镇娘家,给外婆送新棉衣。临行前,她不忘带上我。一大早出发,天色朦朦胧胧,船行一半里程,旭日露出了红酡酡的脸,霞映溪底,让溪水又深又空又静,宛若仙境。
缥缥缈缈之间,只见前方出现了一抹淡红痕迹,仿佛丹青高手采用湿画法,用蘸了胭脂的画笔在宣纸上拖过,浅浅的,朦朦的,胧胧的,简直美得蚀骨,令人难以描摹。母亲微笑地告诉我,那是枫树,越往前,越多呢!
随着日头冉冉升起,天色变得净朗朗、蓝盈盈的。阡陌上,“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可眺见远处的村庄、炊烟、草垛、竹篱,以及晾晒的一张张浅灰色的渔网。
近了,近了,一株株枫树出现在眼前,宛如一位位刚出浴的红发美人,俏俏丽丽,楚楚动人,空气中,流漾着一种类似红萄萄酒的清冽香气。再看枫树的倒影,宛若一群溪中的精灵,晶晶莹莹,清清凄凄,与一抹抹朝霞的影子叠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彼此,有一种“红树一川霞”的元曲意境。
舟行溪上,如浮空中。
细品每一株枫树,你会发现,阳光下,它们的色块分明,立体感极强——朝南的一面,深红深红的;背阴的一面,浅红浅红的;而两旁,却是火红火红的。再仔细分辨,每一片叶子颜色不尽相同,紫红,赭红,赤红,殷红,嫣红,棕红,淡红……不一而足,使人想起儿时的万花筒,想起红蜡笔,想起童话里的红宝石、红水晶、红玛瑙……
林地上,开满了一丛丛荻花,在阳光下,银亮银亮的,宛若积了一层白雪,愈发衬托枫树的红,逼得人的眼睛发亮,让人心醺醺的、醉醉的。
当风儿拂过,枫林哗哗响,只见一枚枚红叶翻飞,如一朵朵红红的火苗,如一页页红红的喜柬,又如一串串红红的音符。无边红叶簌簌下,飞舞着,盘旋着,追逐着,“枫叶翻丹似落花”,憩在人的脸上,泊在乌油油的船头,飘在绿琉璃一般的溪面,随水而去,有一种“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情致。
有趣的是,从枝叶上垂下一缕缕银丝,被风吹得弯弯的,顶端坠着一粒粒棉壳色的小窠。窠儿空空,小虫们不知去向何方,只留下一方方寂寞的时空一个个空空的旧梦,荡荡悠悠。荡得,人心也空空。
听母亲讲,最早的枫树,在水镇,其中最美的,在石桥。淡淡流年里,风、水、鸟三者将枫树的种子播向四方,才有如今溪畔的枫情、遍及故里的枫景!
终于,终于,听见喜鹊喳喳叫了,我看见了水镇海市蜃楼般的影子,看见枫红在石桥奔向了最高潮。一株株枫树,高大、粗壮、繁密,浓烈、芳醇、透彻。红叶飘飘里,外婆举着一块手绢,正在向我俩招手。
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外婆在石桥上拣拾枫叶,将最红、最美、最香的枫叶制成标本,用作书笺,赠送好友。多少年又多少年过去了,在遥远的异乡深夜,偶尔翻开陈年的书籍,不意邂逅当年枫叶,久久地,抚摸一枚枚旧日红,沧桑之感霎时涌上心头,不禁朝故乡方向漫漫遥望。
——乡愁呀,其实是一枚枚丹心,是一只只赤手掌,是一块块红手绢,它有一个好听的乳名:枫!
三、杏叶金
凛凛寒风一起,乡间的银杏开始转黄了。此种黄颜,色如赤金,纯纯净净,亮亮晶晶,属于第四季的专利。
银杏叶的飘落,犹若一场金色的梦,让人沉醉。老家有规矩:天寒不扫银杏叶!
每一次霜天回老家,远远地,就看见一树树宝塔似的金黄,在水墨画一般的村庄背景里,是那么的醒目,那么的养眼,与枫、桕、栌等树种杂生在一起时,一枝枝高高翘起,有一种“数树深红出浅黄”的意境,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与冲动。
步入村巷,在佛光一般的金色笼罩里,只见高大、修直、挺拔的银杏树下,落叶铺了一地,宛如一条金色的地毯,满目闪耀,满眼清凉。此时的杏叶,有着日光一般的金黄,有着月光一样的皎洁,脚踩在银杏叶上,窸窸窣窣,沙沙沙沙,恰若一缕缕酥麻麻的电流,宛如一场场轻柔柔的春雨,激活了全身每一条神经,唤醒了内心深处蛰伏已久的温柔。
最令人难忘的,是午后时分,一个人在南墙下静静独坐!
此刻,村庄静悄悄的,天空蓝盈盈的,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没有一丝风,院子里,每一朵日头的影子,都是轻盈的、安详的、纯净的。从高高的银杏树叶间,筛下点点金光,洒在人的脸上、头发、肩背,清清暖暖,恬恬静静,让人醉醉乎、醺醺然。杏叶的香味,略含淡淡的药香,氤氤氲氲,好闻极了,让人不禁眯起了眼、打起了盹,宛如一尾金色的小鱼儿,游入甜蜜的梦乡。
杏叶的飘落,有一种难言的静美。闲憩时分,头顶上的银杏叶,无风自落,一片、两片、三片……静悄悄,轻盈盈,柔缓缓,待一觉醒来,环视脚下一圈儿黄叶堆积,美丽极了,清暖极了,浸润极了,人宛在金色池塘中央,瞧着茶褐色的叶影下的小蚂蚁爬来爬去,不由发出“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感叹。
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是农闲日子红红火火的嫁娶!
一村灿灿然的杏黄里,“邻人满墙头”,黑压压一片。远远地,传来嘹亮的唢呐声,近了,近了,一串串音符,红红的、火火的、辣辣的,激越、高亢、通透,吹得杏叶一颤一颤的,吹得人心一颤一颤的。平日沉寂的小山村,刹那间沸腾了起来。
当光艳照人的新娘娉娉袅袅被扶进院子,一刹那,黄黄的杏叶,红红的嫁娘,形成鲜明的对比,红的更红,黄的更黄。新娘立在银杏树下,简直就是一幅精美的油画,一轴迷人的民俗画卷。那强烈的色彩,冲击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眼球,让人怦然心跳,从此再也忘不掉。
一片片杏叶,如梦幻一般,飘逸在新娘绿鬓上,跳跃着,滑动着,眷恋着,是那么的珑玲剔透,是那么的莹润可爱,如一枚枚小团扇,如一片片小贝壳,又如一只只小鸭蹼,让人疼惜,惹人爱怜,生出无限的遐思与美好!
偶来一缕风,顷刻间,金波涌起,“满地翻黄银杏叶”,宛如数不清的黄蝶在翩翩起舞,一浪浪,一排排,一堆堆,缠绵绵绵不绝,缱缱绻绻不息;仰首,树上落叶正簌簌而落,宛若在下一场灿灿烂烂的金雨,一时间,浑身上下,金色滃染,金光笼罩,痛痛快快,淋淋漓漓。
在这一寸寸最好的时光里,不禁,用发丝,用脸颊,用双掌,用心灵,用一切的感观,全身心去承接大自然的恩赐,享受一场美丽的沐浴,完成一次圣洁的洗礼。
——试想一下:有如此绝美的风景,又有谁肯去清扫呢?!
雪,终于飘下来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天地之间,仿佛有一把无形的扫帚,驱走了光阴,掸去了尘积,“事如春梦了无痕”,也扫净了一地地落叶。
不扫银杏叶,其实,是为了将最后一季的美丽留住,让生命来一次最华丽的转身,干干净净,从从容容,步入冬天,一起迎接崭新的、嫩绿的、希望的春天!
四、荻花白
荻,常与芦为邻,宛如一对姊妹。比之前者,荻儿更有韵致,更加飘逸,更显风情。
秋日甫至,苍翠的荻叶慢慢转黄,从梢头吐出一串串青绿色的絮儿,在风儿的梳理下,于秋日的抚照中,荻絮呈扇面散开,渐渐转为灰白;一俟深秋,成熟的荻花,散发淡淡的馨香,白里泛紫,如雪光一般晶莹耀眼。
喜欢晴日里,它们的模样!
蓝天,像秋水一样明澈;秋水,如蓝天一样纯净。水边的荻花,娴娴静静,温温婉婉,那种秋光里的集体恬淡,令人想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大师笔下那一幅幅唯美的风景油画。
徉徜水边,荻花过人头。俯看水中的花影,愈发楚楚动人,若栖了一朵朵静静的云,比岸上花更有情韵,更令人情思荡漾。轻轻地,将荻花捧在掌心,感觉是那么的柔软、那么的顺滑、那么的温凉,使人想起若干年前的一场初恋,想起那一个遥远的秋日午后,想起一段随风而逝的年少青春。
荻花,经风梳、雨洗、日照,清清香香,洁洁净净,不染纤尘。洁净得,使人想起清少纳言的《枕草子》,“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看久了,一颗心,也随之澄清、雅洁、透明。
欣欣然,穿行其间,荻花不时拂在脸颊,令人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栗,仿佛柔滑的江南丝绸,仿佛恋人柔软的秀发,又仿佛曾触过的少女最嫩的肌肤,令人陶醉,令人留连,令人沉迷。
更喜欢起风时分,它们的情状!
风起时分,荻花飘飘,显得是那么的轻盈,仿佛随时要被风儿扯起,消逝于蓝水晶一样的秋空。眼前的它们,轻得,宛如一片片棉云、一捧捧嫩雪、一束束轻纱、又如一朵朵梦儿,“自在飞花轻似梦”,又恰似一丝丝乳烟、一缕缕山岚、一掬掬清愁、一汪汪月光——轻得呀,让人疼惜,让人爱怜,让人想拥之入怀,亲它个够,飘飘欲仙。
风,贴水面而来,抚过一丛丛秋荻,如风吹麦浪。被曳起的荻花,如飘飘的丝发,如小小的旗,又如纤纤的戟。伏下、挺起,又伏下、又挺起。一望无垠的荻花,俄顷,形成了一排排雪浪、一道道紫电、一地地清霜。令人赏心悦目的是,风中的荻花,依然纹丝不乱,银银亮亮,清清凉凉。
最喜欢黄昏里,它们的韵致!
秋水长天,雁叫声声,一抹抹晚霞,将透明的胭脂匀匀地涂抹在荻花上,在余晖的笼罩下,水边的芦花,如啜了葡萄酒,酡酡红红,艳艳丽丽,馨馨香香,红似经霜的枫叶,给人一种“荻花枫叶夕阳明”的意境,令人怦然心动。
夕照,染红了荻花,染红了衣衫,也染红了我的眼睛。此情此景,宛如梦境,仿佛很久以前的一抹黄昏,自己曾经来过,这里有我的前世今生。此时此刻,人与荻,荻与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了生命历程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踯躅在这个秋日黄昏,感觉自己化作了一枝荻花。
轻轻的,作别西天的霞彩,捧一束荻花回家吧,插在青花细瓷小瓶中,以安抚流年、陪伴夜梦,它,会让你的梦境,多一点安详,多一缕温情,多一分馨香。
——秋水边的荻花呀,你是水边的阿狄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