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2/10/pc2022103162fdc90e276d4234bb05e5e0ff91594de01.jpg
本报讯(融媒记者 张礼键 吴泽楠)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近日,记者在平东镇了解到,去年以来,该镇坚持以高质量党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2-10/29/001909.html

等待处理…

海丰平东:党建赋能治撂荒 6000亩“沉睡”土地焕发活力

2022年10月29日  浏览量:76

本报讯(融媒记者 张礼键 吴泽楠)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近日,记者在平东镇了解到,去年以来,该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撂荒耕地治理高质高效,以党委领航“融”发展、头雁领跑“联”推动、党员领耕“带”产业,让6000亩撂荒地逐渐变回“致富田”,让“撂荒地”变“小粮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在平东镇大塘村,500余亩连片的芥菜地、番薯地呈现生机勃勃,现代化喷淋设施布满田野。很难想象,今年开春时节,这里还是道路不通、草木丛生、无人耕种的荒坡田。如今,撂荒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村民正在进行田间日常管理工作,期待丰收。

“去年年底我承包了300亩的土地,今年主要种植番薯,番薯收成后继续种芥菜,目前芥菜已经完成种植,番薯一亩可收成3000到4000斤,效益还是不错的。”农户叶土清说。

“今年是第一年来承包这些地,春季种植的是早稻,秋季种植地瓜,地瓜要到明年三月才能收成,收成后继续种植水稻,水稻到6月收成,形成轮种植水稻和地瓜。”农户林明德说。

大塘村党总支书记叶文龙告诉记者,自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村积极推行“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以代耕代种,集中流转等方式,鼓励有能力农业企业租赁农户的撂荒地,让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大塘村撂荒土地复耕复种共1200亩,我们早季以种植水稻为主,晚季以地瓜为主,晚造收成后鼓励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实现一年种植三造农作物。”平东镇大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文龙介绍。

多年来,平东镇青壮劳动力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农村存在一定程度的“空心化”现象,加上水源不便等因素,一度导致土地撂荒问题严重,较大程度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平东镇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通过提质改造、开发补充耕地等整治措施,全面摸排辖区内撂荒耕地,积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行动,让荒地变耕地,旱地变良田。

据悉,平东镇将持续以推进撂荒地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为重要抓手,加强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和动员引导,解决撂荒地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并对复耕后的撂荒地,做好“回头看”的工作,让荒地真正“活”起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上篇:拓展合作渠道 共谋发展路径
下篇:围绕县委中心任务开展监督 深入开展全年任务“盘点”行动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