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海涛
每年到了十月,父母亲都会更加忙碌起来。十月是个繁忙的月份,田野里到处是忙着收获的农人。
大豆、玉米、谷子、花生、红薯依次离开生养它们的土地,或寄养在农人的粮仓里,或挂在门前院里的树上,或藏身温暖的地窖里,总之,它们厌倦了田野里风餐露宿的日子,现在需要歇一歇,过上安稳的生活了。
我不记得家乡的野菊花和树上的柿子哪一个更早凋谢或者更早离开枝头。清亮的早晨,我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阁楼上找寻找软化的“红灯笼”,家乡话有云:吃柿子捡软的捏。一盏红红的小灯笼,秀色可餐的样子,一嘴下去,那凉随即就传到了脾胃,那甜却早已俘获了乡居的心。
十月的阳光是温和的,在北风来肆虐之前,它似乎在依依不舍,和世人做着最缠绵的道别。植物继续在生长,只是这生长已不被人注意和重视。西红柿还会由青变红,这小小的红球因为寒凉而多了几分脆爽的味道。中午的太阳却暴暖起来,农人们脱去夹衣,好像要调皮地再摸一摸夏天的尾巴。
我久别故乡,就像一只候鸟,在祖国南北往来迁徙。有一年的十月是在宁夏青铜峡度过的。我到部队找当兵的弟弟,看到大街上彩旗飘飘,民心欢畅。有人在生产,有人在休闲,有人在庆祝,有人在站岗执勤。十月的颜色本来是金黄的,却因为这一天增添了鲜艳的红。
南方的十月似乎激情不减。草色依然翠绿,各色应景的鲜花适时开放。太阳稍稍收起一些威烈,透露出一种类似母性的温柔。工厂繁忙,庄稼丰收,甜美的果实被搬离枝头。南方的十月还处于青年,远未到它年富力强的壮年。
近些年来的十月一日,街道和乡村似乎都变成了海洋——红色的海洋,旗帜的海洋。国家强盛了,人民富裕了,饮水思源,他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些峥嵘岁月,想起那些披荆斩棘的人们当年是如何种下信念,种出一片中国红。
遥想一百年前,一群精卫鸟从大海里打捞起湿漉漉的太阳。它们衔起它,将它高高升起,然后毅然决然地纵身一跃,和太阳融为一体,以它们的赤诚的热血让太阳更红,更亮,更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七十三年前,那位东方巨人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这个善农桑的国度,这个遍体鳞伤的母亲,又踏上了她尽管艰辛却又充满希望的征途。从此,十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是新生的代名词,是婴儿的第一声哭喊,是一个东方大国的凤凰涅槃。
七十三年来,我们走过一个个丰硕的秋天。祖国大地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七十三年,我们走过泥泞,走过寒冬,走过坎坷,我们送走贫穷,送走羸弱,送走沧桑。当改革开放的春雷在中国大地滚过,百花争艳,百鸟齐鸣,百业待兴,百舸争流。
十月的乡村,颗粒归仓,小麦种子安卧在田垄里,这是一个辞旧迎新的发端,一边收获着满足,一边编织着希望。十月的城市就像上紧发条的闹钟,开始马不停蹄地狂奔。我们一直在积蓄力量,我们一直在成长壮大。
十月,我们蓄势待发,我们送走了漫长的黑夜,也必将迎来灿烂的黎明。像一棵草一样,我们将根深入泥土,视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绿色为荣。在十月我愿做回一个孩子,带着一颗欣欣向荣的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