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晓涛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平安”即“平稳安全,没有事故和危险”之意;青葱年少,我自诩这样的解释该是准确无疑了,但因为读史,使我对“平安”二字的理解不再那么狭隘和肤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读史,我敬仰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情怀,虽身居孤寂荒凉的山村僻野,却仍心忧国家边疆安危;因为读史,我对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感慨涕零,那不为自家茅屋所破而泣,却设身处地想到此时国之现状,民之遭遇,不禁忧国忧民;因为读史,我惊叹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胸襟是多么光明磊落,亲冒列强动则使用坚船利炮的生命之险,视自身生命如同草芥的凛然大义,在同列强抗争的历史上留下了虎门销烟的辉煌壮举;观古之先贤,仁人志士们,他们之所为诚然不是为了贪功图利,不过是祈愿国之太平,民以安乐罢了,但他们却把国家社稷安危和大众人民的生活向往视为己任,并以此为志向来勉励自己在仕途上要竭尽所能。顷刻间,我仿佛在时间的记忆里看到为国为民为太平而负重前行的最初雏形,或许先辈们对“平安”的理解与追求就是这么一种“国家为重、忧国忧民”的大爱无私情怀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抚今追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说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却常常遭受核大国的欺压讹诈;国无利器,虽名为独立国家,实则饱受威胁恐吓。更兼正值国家百废待兴、举步维艰之际,核威胁的笼罩无疑是给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和人民雪上加霜,中华民族再一次到了生存的危难关头。正当国家深陷内外两难之际,远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闻讯后,毅然选择要回到祖国的故土,发展自己国家的核事业。在得知钱学森是当时世界上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在航空技术理论界声誉颇高后,美帝国主义便使出跟踪软禁等一系列毫无依据的措施来阻挠钱学森的回国路。后来,得益于国家坚持不懈地同美帝国主义谈判、交换人员等巨大努力下,钱老漫长的五年归国路才终于突破层层阻碍。回国后,面对茫茫戈壁黄沙的极度恶劣环境,一日三餐食不饱腹的物质生活,计算要靠算盘的种种科技落后问题,钱学森要为自己的祖国研制出核武器的信念却不仅没有动摇,反而愈加坚如磐石;为了加快研发进程,不惜和广大科研工作者一起同吃同住,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将一个个不可能的世纪难题一一逐步解决。终于在1964年在中华大地上沸腾起了一朵举世瞩目的蘑菇云。也就是从那刻起,中国人的脊梁骨才算真正挺直了;也就是从那刻起,新中国近代的发展才得以昂首挺胸地大步前行,从此,神州大地的上空犹如立起了一把大大的“保护伞”,而支撑起这把大伞的正是无数像钱老这样一批批以国家安危为重,心系祖国的功勋伟人啊!猛然间,我又仿佛看到无数前辈们在以别样的方式守候着祖国山河的身影在我的眼前日渐清晰起来;一种只有国家安全了,人民才有平安可言的国家格局观在我的思想认识里油然而生,让我不禁由衷地感叹他们的思想火花是那么地熠熠生辉,那么地高瞻远瞩,那么地璀璨苍穹。
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关心国家安全,人民生活的时代潮流中,现代的前辈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道路上也是表现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非凡气势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毅力。医药界的屠呦呦,为解决人类疟疾发现了青蒿素,拯救了多少生命;教育界的张桂梅,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成就了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新冠肺炎爆发以来的医务工作者,为了大众人民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定,撇下骨肉,牺牲亲情;在各行各业坚守如初的劳动者,等等;他们又何尝不是在自己深耕的领域里用鲜为人知的事迹践行着什么是负重前行,什么是默默守候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我们的前辈们对“守候平安家园”所做的方式和贡献尽管不尽相同,但静心思考就会发现其实他们都是在为“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这一美好的共同愿景而负重前行着,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支撑了这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安全发展,进而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平,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啊!
“你不是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你只是出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何其荣幸,出生在海丰这个钟灵毓秀的文化古邑,这个人才辈出的革命伟地。农民运动大王—澎湃,隐姓埋名数十年,一生只做两件事的彭士禄,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革命作家丘东平,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如群星闪耀,在海丰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在我的精神思想里永远闪闪发光。作为土生土长的一名青年教师,正值意气风发,年轻气盛,我应当以家乡的英雄为楷模,以他们的伟大事迹为指引,以“为家乡培育人才”的目标为己任,工作上严于律己,生活上苦练自己,精神上磨炼自己;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矢志不渝为海丰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贡献力量。
“平安”是什么?现在,我清晰地觉得它更像是一种时代赋予的担当;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一种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吧!如今,生活在这个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大好环境下,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应怀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秉持“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态度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韧毅力,在各行各业里有所作为,大胆作为,敢为尽为,尽职尽责,无论是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还是为国家的复兴强盛,都应当义无反顾地奉献我们最青春、最蓬勃的智慧和力量。有此,家国兴盛;国家强盛,则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