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丰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开展农村路桥升级改造行动”列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加力推进农村桥梁消危行动,不断畅通农村“毛细血管”,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农村路桥改造,保障桥梁通行安全,是百姓最朴素的期盼。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大大增加,原有老桥承受不住超负荷使用,不少危桥严重影响了农村路网畅通,成为制约农村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县委、县政府计划投入1828万元,将农村路桥升级改造列为民生实事,大力实施改造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完成通建制村单车道改双车道项目5.37公里;完成梅陇农场老田桥、黄羌镇黄坑桥、附城镇排洪桥、可塘镇溪头桥等四座危桥改造;完成龙津桥(老桥)加固修缮。目前,梅陇农场老田桥、黄羌镇黄坑桥、附城镇排洪桥、可塘镇溪头桥等四座危桥改造已完工,并实现通车。通建制村单车道改双车道民生实事项目已通过初步方案,项目前期设计审查审批程序和加紧推进,基建招标阶段准备工作同步启动,计划今年10月底完成主体工程。
农村路桥建设项目,事关村民出行是否顺畅,村民作为成果的享有者和受益者,有义务共同担起爱路护桥的社会责任。众所周知,车辆超限超载已成为公路桥梁的第一杀手。由于超载超限车辆的荷载远远超过了设计载荷,致使公路和桥梁的路面损坏、桥梁断裂,使用年限大大缩短。一直以来,我县对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多举措开展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行为,为保障路桥安全运行起到了良好作用。
公路畅通为大家,爱路护路靠大家。笔者认为,公路管理仅仅靠公路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村民参与其中,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监督。每一位村民都应主动维护农村道路安全,对损害农村道路的行为进行劝导、举报和坚决制止。公路是公益性设施,爱路护桥是全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做到爱路护桥,才能打造出安全、畅通的公路交通环境。
●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