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城市停车难一直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群众期盼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
面对群众期盼,海丰县着眼于强化城市现代化管理,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实际出发,向新增停车场、停车位求解法,在缓解停车难问题上作出了深入探索。笔者了解到,开展缓解“停车难”行动是我县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建设项目之一。今年我县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建11个停车场、改造1处路边泊位,新增公共停车位2200个,进一步缓解县城“停车难问题”。另悉,2022年至2023年,我县计划投资57000万元,加快推进县城智慧停车场建设,同步推进地面停车楼、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停车系统、停车诱导设施等建设,综合缓解县城停车难题。
停车秩序关乎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更关乎到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近年来,我县在相关区域、路段新增了部分停车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道路拥堵现象的发生,对市民出行提供了一定方便。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县城公共停车位仍然供不应求。
解决停车难、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是县委县政府心系民众、科学谋划、靶向攻关、增进民生福祉的一大重要举措。政府在全力以赴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理应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合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笔者认为,绿色出行是缓解停车难的良方。我们应该认识到缓解停车难问题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家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目标一致、共同发力,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广大市民群众可以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选用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上下班。减少机动车使用率是缓解停车难的措施之一,也是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强身健体的有效行动。另外,广大市民要养成文明停车、规范停车的好习惯。将机动车在指定停车位上整齐有序停放,不压线、不占线,不阻挡他人车辆进出路线;无车位情况下,请就近到临时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停车;不经常开的私家车要合理停放,不要占用有限的停车位资源。用实际行动做文明出行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样不仅能减轻执法人员的工作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海丰贡献一份力量。
●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