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2/7/202207111fdc51faf98949c9973be78efe3cefe4.jpg
交通兴,百业兴。近年来,海丰县紧紧依托革命老区的区位优势,将海陆丰革命精神和生态绿色理念贯穿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全过程,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2-07/09/001641.html

等待处理…

海丰县将“红、绿”元素融入“四好农村路”

农村路网“串珠成链” 产业振兴引擎开启

2022年07月09日  浏览量:70

 

交通兴,百业兴。近年来,海丰县紧紧依托革命老区的区位优势,将海陆丰革命精神和生态绿色理念贯穿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全过程,整合路网资源,植入“红、绿”元素,激活全域旅游动能,盘活农村生态富民红利,开启产业振兴新引擎。

注入红色元素 串联红色示范带

走进红宫红场、彭湃故居、赤山约农会旧址等红色景点,只见宽阔平坦的沥青路向前延伸,两侧花草相依、错落有致,沿途设有停车位、观景台、休息驿站等,串联成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海丰县在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主打红色文化元素,紧扣红宫红场、红色文化街、赤山约农会旧址、彭湃故居、海丰总农会等景区景点,打造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形成串联红色景点、彰显乡村风貌、体现人文特色的红色文化长廊。同时,大力推进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路线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完成道路硬底化,将当地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沿线建筑,打造了一批观景台、休息驿站、绿化景观和景观节点等。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示范带的打造,串起了一路的亮丽风景。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是海丰县建设“美丽农村路”示范项目之一,2020年,海丰县交通运输系统统筹资金500万,升级改造道路约10公里,将红宫红场、红色文化街、丽江公园、新山村等鹿镜片区、黄江河碧道、赤山约农会旧址、彭湃故居、海丰总农会、非遗文化公园等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全线道路长23.3公里,覆盖8个行政村1个社区、4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45000人。

旅游富民,最大的受益者是百姓。随着红色“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的不断延伸,各处红色景点串珠成链,把“一小时瞻仰”变成了“一天红色文化体验旅游”,前来海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和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有力地助推了红色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2021年海丰县接待游客总量500多万人次,其中红色文化旅游愈6成。

擦亮绿色名片 打造生态旅游路

沿着鹿境山下行驶,蜿蜒数十里的稻田栈道,一条干净的坦途穿过金黄稻田,一阵阵熟悉的稻田香味芬芳扑鼻而来;去田园间采摘新鲜蔬果,在烧烤中品尝舌尖美味,享受一个欢乐充实的周末。月圆之夜行丽江公园,皓月当空,朗月印江心,波光潋滟,景色明媚,令人陶醉,引人遐思,富有诗情画意。这是海丰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驱车行驶在莲花大道上,沥青路面宽阔平坦,沿途花红树绿,尽收眼底。近年来,随着莲花大道的全线贯通,不仅缩短莲花片区到县城之间的交通距离,而且发挥了莲花山旅游资源的功能,为莲花片区的“蝶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城乡一体化快步迈进,美了乡村,更乐了百姓。家住温厝村的温俊锋骄傲地说:“以前村里人总羡慕城里人,如今我们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住在这里感到很幸福,而且交通便利,驾车到县城不用10分钟,农村和城市各方面的差距都在逐渐缩小,现在我们农村人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一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串珠成链”,联通美丽景区,联动美丽产业,连接美丽经济。2021年,莲花山片区、新山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接待游客52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7.85亿元。

海丰县还以紧抓“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全力开展区域内“卫生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干线公路路域整治”等行动,对路线及其他重要干线公路进行路域环境整治及绿化形象提升,着力打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通行环境,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最美的风景线。

突出民生导向 铺就乡村振兴路

一条路的提升,带来产业的风生水起,大大激发都市型现代化精品农业、农村电商和乡村休闲旅游的综合潜力,这为沿线村落乡村振兴等起到引擎的驱动作用。海丰县的示范带重点瞄准以新山油占米为主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以新山村红色文化长街和民宿、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经济,通过网络直播等“名特优”农产品销售平台,形成集红色教育、观光旅游、生态体验、住宿餐饮、购物消费一条龙产业链,带动示范带沿线产业高质量发展、群众增收致富。

路通产业实。示范带道路的改造和提升,有效地发挥了先导和带动功效,服务了农村产业经济、农村电商以及红色文化旅游的兴起。同时,身为基层党建主平台的乡村,正着力开展党建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多样化探索,培育一批如新山村、赤山村、温厝村一批以党建为引领、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基层先进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既管理又养护 建设平安平路

一条好路,三分建、七分养。“四好农村路”建设是基础,管理好、养护好是关键。近年来,海丰县为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积极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模式,贯彻落实“路长制”管理体制,实现县、乡、村管养一盘棋,有效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海丰县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路乡村管”的原则,由县公路事务中心、各镇(场)负责,落实各县公路专业化养护,推行“县统一执法、镇村协助执法”的工作方式,建立“县有道路政员、镇有乡道监管员、村有村道护路员”的三级联动、专群结合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加强农村公路综合执法,以养护能力建设为抓手,健全镇、村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公路管养水平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平安”之路。

一条条路畅景美的农村公路,承载着跨越发展的希望,凝聚着老区群众的期盼。海丰县将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目标,全面构筑跨越发展、振兴发展的快车道,为奋进全国“百强县”、再造一个新海丰,当好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和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排头兵,提供坚实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 融媒记者 曾国明 林彩红 吴长辉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