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回顾
——“八个新”成效:
(一)敢于破题突围,迈出产业优化新步伐。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名单,创建莲花山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海丰菜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农业总产值73.6亿元、增长14.5%。生态科技城引进产业项目79个,投产项目33个;规上工业增加值71.4亿元、增长27.5%。全县电商企业、个体网商超7800家,交易额105亿元、增长24%;新山村、莲花山片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接待游客52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9亿元。
(二)敢于引强挖潜,注入经济发展新动能。10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6.3亿元,27个项目竣工投产;引进时尚美都、锦合电子线路板等项目45个,总投资达2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9.1亿元、增长5.4%。壹城商业中心正式营业,海迪中心点亮海丰天际,天虹商场即将开业亮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亿元、增长10%。为企业融资1.8亿元,减税降费4.78亿元;新增“四上”企业53家、市场主体1.67万户,推动“个转企”442家。
(三)敢于突破藩篱,激发改革开放新活力。深化“5+2”农村综合改革,成功探索“股票树”“股票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8.4万亩,撂荒地复耕复种2.6万亩;组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完成水务集团等7家国企公司制改革。政务大厅实现“一窗”综合受理和“好差评”全覆盖,1672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事项审批时限缩减90%以上,累计取消证明材料2268个。
(四)敢于打破格局,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乡村振兴更加有力。建成“美丽宜居村”121个、“特色精品村”30个,仓前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莲花村、新望村成为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会观摩点。投资4.5亿元上马建设“滨海生态”“鹭影禾香”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五)敢于攻坚克难,走实绿色发展新路径。纵深推进“蓝剑”“绿剑”“铁拳”三大专项行动,关停“散乱污”企业272家,建成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0座,推进174个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黄江河西闸国考断面水质及县城饮用水达标率均保持100%,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首次达到Ⅲ类标准。
(六)敢于直面关切,拓展普惠共享新成果。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6.5%。“三项工程”培训3466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发放社会救助款2.5亿元,基本养老率、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8%和93%。揭牌成立全市首所红军小学,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2所,新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3150个、中小学位3500个,“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七)敢于出拳亮剑,构建平安稳定新局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刑事、“两抢”警情分别下降6.7%和42.9%;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效初显,实现“四升四降”目标,得到省禁毒办通报表扬。
(八)敢于自我革命,提升政府建设新效能。持续提升政府作风效能,坚持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0件、政协提案139件,办复率100%。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落实省委“1+1+9”、市委“推动三大行动,打好六大会战”、县委“1+3+5”工作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
围绕以上发展目标,具体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育产业、兴实体”,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发展战略,打好产业发展大会战,构建“3+3+N”现代产业生态圈。
(二)聚焦“扩投资、促消费”,强化高质量发展核心支撑
紧紧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充分激发县域需求潜力,推动消费、投资双提质双扩容。
(三)聚焦“抓改革、谋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
坚定不移走好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持续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开放中抢占机遇、在创新中扩大优势。
(四)聚焦“补短板、锻长板”,拓展高质量发展承载空间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打好城市提能大会战,让城市更富魅力、更加宜居、更有温度。
(五)聚焦“强乡村、助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农村基础
聚焦“五大振兴”,打好乡村振兴大会战,让现代农村成为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成为希望的田野。
(六)聚焦“防污染、优生态”,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蕴
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七)聚焦“办实事、惠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
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好民生补短大会战,不断加大“保障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厚度”。
(八)聚焦“转作风、树形象”,提供高质量发展坚强保障
树牢清单干、主动干、用心干、限时干、干净干的实干导向,锻造“讲政治、敢担当、守纪律、树正气、重团结、抓落实”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