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2/6/202206068a8610c646ca4d6188383017ed3e4af1.jpg
赤山村入口俯瞰图 徐向前题额的赤山礼堂 彭士禄题额的纪念亭 踏进海丰县城东镇赤山村,修缮一新的红色建筑仿佛在述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2-06/04/001534.html

等待处理…

赓续红色基因 实现“绿色”崛起

——海丰县城东镇赤山村“红绿”齐驱发展

2022年06月04日  浏览量:581

赤山村入口俯瞰图

徐向前题额的赤山礼堂

彭士禄题额的纪念亭

踏进海丰县城东镇赤山村,修缮一新的红色建筑仿佛在述说厚重的红色记忆,现代气派的农村新居展现着新机勃发的新景象。这里,曾是彭湃同志发起海丰农民运动的热土,因彭湃“足迹先登”在这里搞农运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成为海丰县一处具有丰富红色资源和特殊意义的红色村庄。

近年来,赤山村紧扣海丰县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以“红色传承,党建引领,田园沐歌,绿色休闲”为发展主线,打造红色精品村,推进绿色农业崛起,走出一条独具赤山风味的“红绿”特色乡村振兴路。

一片赤心厚植红色基因

村口不远处,醒目地叠立着一座红色礼堂,额面上,徐向前元帅题写的“赤山人民礼堂”六个大字熠熠生辉。礼堂后面的赤山农会英烈纪念亭庄重挺拔,纪念亭的牌额由彭湃烈士的儿子、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亲笔所题的。

作为闻名全国的海丰农民运动的根据地和发源地,赤山村与红色文化渊源颇深,全村有革命遗址12处,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29名,这浓厚的红色底蕴,彰显着赤山人民敢为人先、英勇顽强的精神魅力。

“几年前,省政府批准了几处遗址特别是烈士遇难点、秘密交通站、农会旧址英烈纪念亭、革命古井、礼堂,现在我们把这些红色景点串点成线,重新打造出新亮点,成为了全村根植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的好出处,也给我们海丰带来一张红色的文化名片。”记者在采访赤山村党总支书记卓荣武时,介绍了近几年赤山传承红色基因的概况。

如今,进村的道路也从旧时的7米路基,扩建成了15米宽的水泥公路,群众出行非常方便,群众赞不绝口。随着赤山人民礼堂、赤山革命宣传旧址、池坣村避难山洞等革命旧址的相继完成,以及新建了标识、展示、教育等配套设施,前来观光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赤山村一跃成海丰新晋的“红色村”打卡点,该村也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和海丰县党建示范点。

一方沃土振兴绿色发展

过去,赤山人都以务农为主业,耕种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微薄。在红色精神的驱动下,赤山村加强党建引领,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赤山村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党员干部带头发展特色经济,依托“一村一品”的产业优势,以点带线,以线辐面。黎秋怀就是带头种田致富的党员“先行者”,他通过赤山三铺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上番石榴、甘蕃、水稻等当地名优特色农作物。在党建引领下,大家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返村就业,有的开垦撂荒地自种作物,有的做起果场帮工、碾米师傅以及农产品的运装工等,重拾农业老本行,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短短几年时间,该村番石榴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到现在的200多亩,甘蕃种植面积从300亩增加到上千亩,全村种植水稻的面积也达到了1800多亩,且在冬收后,稻田又利用起来种植冬令蔬菜,促使农业效益最大化。

番石榴系赤山特产,甜、脆、无渣,广受青睐,近几年,经土地改良,一举打响了“赤山红”品牌。年亩产量也从原来的2000多斤,增至现在的4000多斤,收获更是可观,每亩年收入达7000-8000元。

此外,赤山的大米、甘薯等产品也十分抢手,特别是当地自家手制的“薯粉”,其色鲜白、粒均微、味纯甜,一度供不应求,熟客都得提前预订抢购。农户种植甘薯每亩可增加收入4000多元。在发展农业产业中,当地村民都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年收入达10多万、20多万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年收入高达50多万。现在的村民,建新房、买新车,村里洋溢着一派兴旺发达奔康致富的农家新景象。

一所村校释放蝶变效应

走在进村的道路上,记者被路边耸立的学校大门吸引住脚步,上门了解才得知这间学校不得了,这可是1926年彭湃同志授意蓝奋才同志创办的赤山小学,可见其红色渊源之深。还有一点,更让记者对该学校顿生惊奇,那就是,现如今乡村小学呈锐减现状的情况下,赤山小学竟然逆向增长,短短几年里,增加了500多学生,这也充分诠释了该村振兴发展中的蝶变成果。

据介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早年村民大都离村进城,导致学校生源也曾一度低至71个学生。然而近几年来,随着赤山村红色精品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村里逐年发生喜人变化。村道变宽了,村屋建起来了,车辆也热闹了……当然,学校也更受青睐了,不仅原村民返校就读,更有周边小区的居民也慕名而至。现在学校在政府的重视下,又新建了一栋五层的教学楼,升级改造了学校塑胶操场。同时,学校加强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继续开展传承彭湃同志的“得趣书吧”和“得趣乐吧”,不负广大家长对后代的希望,努力让赤山小学的学生在红色文化的庇荫下茁壮成长、接承先志。

赤山村盘活了红色资源,振兴了绿色产业,近几年破茧而出,蝶变成功,走上了一条红色振兴、绿色振兴、教育振兴的道路。卓荣武脸挂自信地表示:“下来,将乘势而上,继续深入推进红色建设,有机结合绿色农业的观光旅游发展,努力让赤山村的精神更‘红’,经济更‘绿 ’,名望更响,全力接轨‘黄江河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 ’,努力融入‘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

■ 融媒记者 曾国明 王贵丰

上篇:没有了
下篇:以“契约化”共建 带动“人人契约”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