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2/3/pc2022032136635de59c88442880a4cec6953655c9e01.jpg
● 龙玉兰 《岭南读碑记》是林汉筠先生在研究东莞古碑的过程中的心得成果,此书共收录了十九篇林汉筠先生撰写的关于东莞古碑的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2-03/20/001326.html

等待处理…

读碑学史 品东莞故事

——读林汉筠先生的《岭南读碑记》

2022年03月21日  浏览量:273

● 龙玉兰

《岭南读碑记》是林汉筠先生在研究东莞古碑的过程中的心得成果,此书共收录了十九篇林汉筠先生撰写的关于东莞古碑的优美散文,每一个古碑都承载了一段历史,同时每一个古碑都在讲述一个东莞故事。读碑学史,品东莞故事,林汉筠先生的《岭南读碑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东莞,了解东莞,感受东莞……

一个个古碑记载了东莞不同时代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蕴含了东莞的地方文化。林汉筠先生对古碑的研读与研究,不仅仅是兴趣爱好,更多的是先生对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的一种情感寄托,一种文化欣赏。

古碑的品读是一项审美艺术,从《岭南读碑记》中能够感受到作者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对东莞这个城市文化的强烈情感性。“缀文者情动而此发,观文者披文一入情”。这种情感是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而不是作者独有的。在《贯穿千年的举动》中,刘恺督办关税,改革税务,对商人们给的贿金一律拒收,是明廷的一股清流,成就了却金碑的佳话,反映了其廉政、不徇私情,刚正不阿;在《一壶茶阳光》中,袁有信坚持三年在一个地方卖茶只为把银子物归原主,三年守护一声清誉,这个东莞汉子的事迹成为了东莞诚信的明信片,体现了其的乐善好施、拾金不昧;在《最高学府的第一课》中,陈伯陶兴办教学,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把教育与政治相结合,突出了陈伯陶的的民族感、责任感,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忠信笃敬”的“暨南精神”……《岭南读碑记》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个故事中,以小见大,从一个人、一件事中突出了东莞的品质与精神,讴歌历史英雄。这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激发读者对东莞文化发展的情感共鸣,让更多人了解到东莞的文化底蕴。

形象性也是《岭南读碑记》一个特点。每一个古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作者通过对故事的细致生动描写,赋予了古碑另一种生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人不断地想象和感知到具体生动的故事画面,仿佛一下子穿越到故事发生的时代,身临其境感受那个时代的人、事、物、情。如《边塞将军的人生握手》中,对罗亨信赴京赶考,载誉归乡过交扯十八滩时的环境、动作和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透过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而文字,一个充满雄心壮志,满怀青春与梦想,有着极强的家国情怀的青年处理滩头的画面油然而生,整体上让文章在体现文学美的同时也能够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独特文化魅力。

《岭南读碑记》中讲述的东莞故事及其蕴含的东莞精神与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宣扬和振兴东莞的地方文化,也对读者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体现了文学在传播文化这方面的价值。无论是罗亨信、赖云英,还是黄友、邵廷埍,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来自东莞不同的地方,但都始终心系家乡,心系民族,一心想为东莞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东莞更好的发展,他们都是富有责任感的一代人,他们是东莞历史上的英雄,他们的品行与节操体现了他们的地方文化,他们的事迹是东莞成就了散落在东莞各地方的历史丰碑,不断影响和教育着一代代东莞人。在他们的熏陶下,东莞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东莞这个地方也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逐渐变成“世界工厂”,这巨大的变化与这种优秀的文化是脱不了干系的,由此可见文化对于人民,对于地方的影响力之大。从文化的角度上看,这些碑文中蕴含的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是值得被学习和宣扬的。只有这些优秀的文化不断的被发掘、被宣扬、被继承,被发展,坚实和巩固文化之基,才有可能在这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站稳脚跟。历史是永恒的,文化的不断发展的,《岭南读碑记》中体现的东莞优秀的文化品质,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典范,被那个时代需要,也是当今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特别是廉政、诚信、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等,哪个不是当今社会强调和践行的。

《岭南读碑记》通过对历史的还原,讲述东莞故事,活讴歌历史英雄,发掘出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东莞文化和东莞这个地方变得鲜活起来,从中体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由小及大的写作手法,立足东莞,展望世界和整个社会,古碑展现的文化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具有跨跃时空的现实意义,越来越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读史使人明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有越来越多的像《岭南读碑记》这类的文学作品来浸润心灵,从历史文化层面助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

上篇:童年(组诗)
下篇:品春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