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 陈瑞政) 去年以来,县政务服务中心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和企业“送证上门”,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可塘镇,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把已经办理好的残疾证交到领证人和家属手中,并耐心向他们讲解残疾人证各项惠残政策和相关注意事项,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自从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县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深化便民服务,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优化办事流程,创新办事方式,开展“送证上门”活动,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赢得了办事群众的点赞。
“感谢县政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把我父亲的残疾证送到家里,我们家属就不用来来回回的跑到县城领取,这样我们就很省心了。”群众陈伯欣喜地说。
今年以来,该中心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先后到各镇开展“上门送证”及“上门办证”服务活动共9场次,为304名残疾人上门送证、7名残疾人上门办理残疾证。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政务服务中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入手,创新政务服务理念,持续开展上门帮办、代办、延时、一站式、全天候等服务活动,让政务服务的品牌效应和“店小二”精神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近年来,县政务服务中心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提质提速提效,缩短企业群众的办事时间,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了抵押登记和一般登记1天办结的办理实效,并通过“一窗受理”实现了“只跑一个窗、交一套材料、最多跑一次”的便民目标。同时设置“企业开办”专窗、印章备案专窗和企业开办“一窗通取”专窗,已实现审批时限1个工作日和营业执照、发票、税控设备等办理结果“一窗通取”。今年7月和12月分别上线了“银政通”商事登记智能服务一体机和“不动产制证一体机”,进一步缩短了办事时效,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