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陇镇在市、县党政的扶持和引导下,抢抓汕尾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的历史机遇,依托梅陇区位、空间、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提升传统特色产业,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推动服务效能实现新突破
该镇始终从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实现党在基层执政目标的高度出发,坚持依法行政、改善治理、优化服务,建设高效廉洁政府。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县范围内,率先推广应用全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落实“前台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证”工作要求,设法简化办事程序,使群众仅通过“粤省事”等网络工具,即可办理大多数业务,实现“零跑腿”。高质量完成2017年、2020年两届村级换届任务,村级队伍学历、交叉率、一肩挑比例、妇女干部数量等指标全部达到市委和县委要求;顺利建成、升级3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并对标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条件,配齐办公设施和群众自助办事设备,村级队伍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增设安步、东怡、梅冲3个社区,村级工作力量显著增强;将基础较好的7个村民小组作为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完善法治保障平台,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全面普及,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设立。
综合实力凸现新活力
梅陇镇始终深刻把握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以及产业布局、地理区位等独特优势,千方百计抢抓经济发展机遇。不断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建设海丰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新创建铸模工业园区,优化管理梅北首饰工业区、东怡首饰城等工业载体,实施《梅陇镇首饰加工行业提升整治实施方案》,取缔、关停和责令整改一批安全隐患严重的首饰加工单位;推介全镇工业发展思路和落户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厂家预定入驻工业园区;建设梅陇首饰直播基地,利用“网红经济”“互联网经济”应对疫情冲击,创新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目前,全镇首饰加工企业2000多家,首饰行业从业人数6万多人,首饰产业加工年产值达159亿元。为推进振兴乡村经济,该镇投资阿旺莲藕产业合作项目、中荣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项目以及协鑫渔光互补电站50MW项目,发展精准扶贫莲藕产业种植基地,引进汕尾海洋经济创新中心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博士后工作站暨院士站、汕尾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暨美丽渔村集约化养殖项目,引进广泰元现代农业养殖基地、粤鑫150MW渔光一体化光伏项目,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日渐充沛。
乡村振兴迈开新步伐
该镇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事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将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安居乐业,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优化农村经济治理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该镇已完成虎头沟(梅陇段)清淤、东联石南片区、新寮片区排灌系统整治等项目建设;启动虎头沟(梅联段)治理工程项目;完成城镇规划和21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完成8个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23个分散村“三清三拆”、厕所革命和美化亮化工程;完成梅西、南山两个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精品村建设。三是优化农村经济治理结构。完成第三次农业普查,摸清全镇农业生产规模、农业人口、农业地理特点等“家底”;完成土地确权工作,有力保障农村群众合法权益;稳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1个经济联合总社、31个经济联合社、196个经济合作社的机构设立、清产核资和运行制度制定;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及卫片执法,维护农村规划建设秩序。
民生福祉有了新“亮色”
该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拓展民生事业,不断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该镇建立“大数据+网格化+主动监测+群众路线”排查管控体系,落实“四人小组”工作机制,推进排查、宣传、医疗等工作,带领干部群众接种疫苗,全镇未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适时复工复产,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产品运输、防控物资供应等困难,促使一千余家工厂正常生产,五万余名从业人员正常务工,首饰加工、餐饮、物流等行业正常运转。为推动城镇扩容提质。该镇引进中心城、锦溪城、天悦华府、御龙华府、昇悦名城等高端商住小区,不断提升镇区城市品位;完成梅陇人民医院升格海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泰林民营医院建设、镇区主干道改造升级、镇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梅陇污水处理厂建设、镇区增设公交车设施、中型灌区升级改造、西小区横厝包排水沟整治、万德街改造工程、中心小学周边交通隐患整治、后底溪水域整治、安步溪流域整治等民生和市政项目;加紧推进“四好农村路”、国道324线改扩建、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广汕铁路(梅陇段)、深汕合作区拓展区起步区征地等任务。该镇在落实社会保障方面成效显著,全镇累计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40251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3864人,全面完成县下达的任务指标;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3652人,尤其是疫情发生后,累计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3200人参与金银首饰就业。
■ 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