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1/1/pc202101252aa48227353141ea9052e4ae3405484ae01.jpg
● 杨敏 逢到牛年,有些家庭就在墙上挂上了李可染的《迎春牧牛图》。一个戴斗笠的牧童,骑在牛背上,透过迷蒙的雨雾,眺望着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1-01/23/000383.html

等待处理…

牛年说牛话(外一篇)

2021年01月25日  浏览量:75

● 杨敏

逢到牛年,有些家庭就在墙上挂上了李可染的《迎春牧牛图》。一个戴斗笠的牧童,骑在牛背上,透过迷蒙的雨雾,眺望着盛开的红梅。那头水牛弯弯的角,宽宽的蹄,憨厚的眼睛,敦实的身躯,它蓄积了一冬的无穷气力,正盼等着去为人们拉动春犁。画家题道:“形容五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形与性确是密切联系的,因此艺术家欣赏的牛也常常是畜牧师物色的牛。

由于牛很早就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所以不仅畜牧家而且美术家都对它相当熟悉。画牛,在我国唐代就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科。著名的“牛图”,有戴嵩画的“穷其野性筋骨之妙”的《斗牛图》。而韩漫笔墨简练、形象生动、风格浑厚的《五牛图》,则是我国古代艺苑中的稀世珍品。

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牛的这种可贵精神,早已受到大文豪鲁迅先生的赞扬。不仅是奶,牛的全身都是宝,肉、皮、骨、角、胆等等样样有用,连牛粪也不是废物,牛粪除了可做肥料和燃料外,还可用来做纤维板。

牛虽然被称之为“丑”,甚至牵牛花都受到株连,而被叫做“白丑”,“黑牛”,其实它们都是很美的。

在国外,牛是财富的象征。在马达加斯加,人们把牛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在农村,谁拥有几百头牛,谁就成了一个“大人物”,受到全村人的尊敬。在该国的南部,小伙子向姑娘求婚,要首先献上一条牛作为见面礼。

在国外,牛还有自己的假日。日本冈山县的某些乡间,每年端午节后的第一天,五月初六是牛的安乐日,这天人们要在牛栏内铺上菖蒲草,借此为牛畜消灾除害,祈求平安。有的地区还把这天叫作“牛的新年”或“牛的假日”,并禁止使用牛刀。

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过年回家。

这是无须费太多口舌来解释的道理。这是无须用太多修辞来渲染的心情。

家,是浓浓的牵挂;家,是醇醇的亲情;家,更是精神的栖息之所。每一个有情感的人,都要回家——回家过年,这是何等的幸福啊。母亲在门口早已望酸了双眼,父亲的电话早已挤爆了电信公司的服务器。走过千山万水,最熟悉的依然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溪一流,最牵挂的依旧是父母兄妹的一嗔一怒一颦一笑。树高万丈,叶落归根,家才是灵魂的归宿。

走在回家过年的路上,天空总是那么的蓝,空气总是那么的清新,心情总是那么的舒畅。回家过年,脚步轻快而不杂乱,眼神清澈而不世故,歌声动人而不煽情。

回家过年,这份心情是那些未曾离开过家的人们无法拥有的。领不到工钱的辛酸挡不住回家过年的渴望,买不到票的车轮丢不下回家过年的激情。回家过年,不一定有宏大的场景、恢弘的叙事,过年、回家,就是最伟大的叙事诗,最宏大的场景布置,平实故事中隽永的感情,激荡起许多人的共鸣,凝聚着乡亲父老们多少艰辛与希冀。

一票难求演绎多少动人的情怀,一笔难写多少感人至深的记忆。带上祝福,带上平安,带上孝心,我们回家过年。大年夜家里的夜空烟花绚烂,大年夜家里的对联上,凝聚着四世同堂的开怀欢笑。更重要的是,普天同欢庆,天涯共此时,有一个“家”,在自己的身边!

上篇:乡村记忆
下篇:谜 语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