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使命,尽职尽责做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助学工作成效明显,年年圆满完成烈士后裔助学任务,受到老区人民的好评。多年来,该会累计筹集助学金750多万元,资助大专以上的烈士后裔5200多人,有效地帮助烈士后裔解决入学和在学的困难,极大地调动烈士后裔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积极性,较好地完成学业,圆大学之梦。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海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烈士的故乡,是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战争年代,海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县被反动派杀害约4万人,被评为烈士的有3251人,革命烈士众多,后裔亦多,优抚任务重。
我县历届班子高度重视。每年烈士后裔助学的配套资金,县政府及时批拨;每年部署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县委县政府都要派一名领导参加;各镇场都分工一名领导分管这项工作。县政府每年部署工作和年终总结工作都要把烈士后裔的助学工作作为一项工作提出和提及。尤其每年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县委县政府领导都亲自参加,为学生发放助学金。同样如此,该会一直十分重视。每年对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该会都自始至终,不遗余力,严格按要求,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工作;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组织登记上报;组织督导组,逐镇逐场进行检查指导;认真审核,组织发放;督促签领,整理汇集情况。由于各级领导思想重视,加強组织指导,因而每年的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
层层发动 把牢“关口”
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涉及面广,据统计,单纯每年符合资助条件的大专以上的烈士后裔学生就有200人左右,如果算上中小学生,数量很大。烈士后裔的家庭居住比较分散,有不少家庭住在山区和边远地区,有的家庭在外打工,通讯地址都难找到,这对思想发动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为了使宣传发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该会充分利用海丰电视台和《海丰报》设立专栏进行宣传报导。对边远分散家庭和外出打工家庭由村委会逐一上门联系进行宣传做思想工作。由于思想发动广泛,因而增強了烈士后裔的自觉性,按时登记申报。
在审核把关方面,该会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资助对象进行逐一审核,逐级把关,力求做到不出错漏。做到“六证必齐”,不齐不报;上榜公示,接受监督;各级联动,逐级把关。同时该会坚持发放与签领同步进行,杜绝错领、冒领或克扣等违法行为发生。特别是2016年以来,为了保证资金运转安全,该会创新办法给资助对象建卡,由银行直接向受助人转发,从而保证助学金发放在阳光下操作,不漏一户,准确无误,群众信服。
多方筹资 润泽学子
筹集助学金,是做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助学金筹集越多,对烈士后裔的资助力度就越大,资助的范围就越广,资助的效果就越好。自开展烈士后裔助学活动以来,该会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做工作,经多方的努力,每年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助学金,资助烈士后裔学生。这些助学金主要来源于省、市老促会的拨款、县财政配套和社会集资。此外,该会每年组织发动社会为烈士后裔进行助学筹资活动,对有名的企业家,该会领导亲自上门做工作。不少企业家都把对烈士后裔助学作为义举,慷慨解囊,主动捐款。自1995年以来,每年平均筹集烈士后裔助学金30万元左右,2014年筹集资金48万元,资助烈士后裔290人,每人领到助学金1655元,特别是2019年,每人领到助学金1800元。
多年来,该会资助的主要对象是大专以上烈士后裔学生,对于中小学的烈士后裔学生难以顾及,而且,这类对象所占的比例更大。为了顾及这类对象,在助学过程中,该会主动与县团委联动。在扶贫助学中,向县团委提出建议,把烈士后裔中小学贫困生优生列入扶贫对象,毎年有数十至上百名烈士后裔中小学贫困学生得到扶贫助学。同时协助县妇联开展“大手牵小手” 的活动。让机关干部每年认领一至二名中小学贫困生进行助学,其中包括数十名烈士后裔贫困学生。另外,让民办学校企业家直接对烈士后裔进行助学。如“中国好人”, 本会原副会长,企业家陈介仁先生热心公益事业,热心扶贫助学,特别是他所投资兴办的仁荣中学,每年资助贫困学生(包括烈士后裔)数十名,不但免费上学,并给予生活费资助和奖学金。同时,继续把已经划给深汕合作区的赤石、鹅埠、鲘门和小漠四镇纳入我县一道进行烈士后裔助学。该会考虑到深汕合作区目前沒有成立老促会,过去属海丰管辖,现在虽然划为深汕合作区管理,但感情与血缘仍然存在,因此,该会仍然把四镇的烈士当作我县的烈士,烈士后裔仍然是我县的烈士后裔给予关怀和支持,反响很好。
情倾桃李 励志成才
我县每年符合条件的烈士后裔的资助对象比较多,而能筹集到的助学金仍然有限。如果单纯从助学金数量而言,那么,感染力不大。但是,物轻意重,不论助学金多少,它的真实含义,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烈士后裔的关怀和温暧,意义重大。因此,借助发放助学金的机会,加强对烈士后裔进行教育,十分必要。我县每年都要举行发放仪式,举行时间一般安排在暑假期间,因为学生放假回家都能参加。每次举行发放仪式,该会都要进行充分准备,认真组织。参加人员,受资助的烈士后裔学生及家长,聘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和镇场分管领导及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首先让学生及家长代表发言,其次请县委县政府领导讲话,最后由会长作报告。会长是老领导,善于教育,循循相诱,语重心长,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对烈士后裔的深切关爱和厚望,烈士后裔深受教育。
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在学校的培养下,烈士后裔学生始终牢记党和人民关怀,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一批批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为人民做贡献。不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且知识可以改变世界。黎永祥,大革命时期参加彭湃同志领导的农民运动,任赤卫队长,于1928年牺牲。其后代三个孙子共七个子女上大学,在学期间都受到资助,现全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其中大重孙北京大学愽士后毕业,现为北京制药厂技术总监。其他都事业有成,在不同岗位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大湖镇高螺村烈士郑泽淑,其孙郑义荣,全家九口人,大儿子郑志刚于2016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已走上工作岗位,女儿郑美如201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珠海校区,也走上工作岗位;三儿子郑志伟于2017年就读南方医科大学,四女儿郑雅琪2019年就读中山大学南方校区,四个子女上大学都受到资助,现在全家人过上幸福生活,成为村里出名的状元户。
■ 钟声 程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