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淑华
由于疫情期间,我只能在家线上办公,因而有更多陪伴母亲的时间,我们之间便有了更多的交流和趣事。
那天,看到恬静的一幕:母亲坐在窗前沙发的一角,手捧着孙一乃老师的《孝道法则》,一页一页看得非常认真。我立刻拿起手机,悄悄转到母亲一侧,快速摁下了拍摄键。
“丫头,干嘛?”
“你读书的样子,真美!”
我整理母亲的房间,母亲在看我的书。我记录有关母亲的文字,母亲仍在看我书橱上的书。雨后的阳光,透过双层玻璃的阻隔跳了进来,客厅内顿时溢满了一片静谧和温馨。
“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一定要好好地活着。”
我很惊诧这些语句是出自母亲的口,即使不是书中原句,也是她理解加工后的准确。母亲连声称赞“好书好书”,真是佩服母亲的记忆和理解。
母亲还与我说起,在我书橱靠右边的一本书,她说记得作者好像是法国的,里边的故事讲得好。属于我的书橱,每个故事我都熟悉,偏偏记不起来她说的这本。站在厨前,一本本找,却不知母亲心中的那一本。母亲便拉着我走到书橱前,仔细辨认,从中抽出了那本《巴黎圣母院》,作者法国的雨果。
母亲真是厉害了,她竟在偷我的精神食粮。也不奇怪,母亲住的卧室就是我的书屋,母亲也是近水楼台了。母亲还告诉我,没事看看我的书非常好,心静了,什么烦心事都忘了,很快乐。
一辈子的磨难,没有击垮母亲生活的意志,千辛万苦的经历,没有消磨掉母亲的爱和希望。一位八十七岁的老人,依然爱生活,爱家人,爱他人,是我一生欣赏学习的楷模,有一位活到老学到老、温暖到老的母亲,是我今生的幸运和幸福。
因此,在照顾母亲的日常中我又加了一项任务,每天必须抽出一个小时陪母亲看书。起初,我读一段便停下来讲一段,有时母亲说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后来,母亲先自己看,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我再为母亲解读。最后是我们之间展开话题分享读书的感受和快乐。下面是我陪母亲读书的节选片段和分享。
人有三个父母,第一个是生身父母,生养你的生命,你要知恩报恩。第二个是衣食父母,一个企业中,董事长、客户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生身父母要尽孝,对衣食父母要尽忠。还有一个父母是慧命父母,老师教给你智慧,教给你道理,让你知道怎么做人,那怎么报答慧命父母呢?以德来报,将来有所成就,让老师以你为荣。
父母生养我们就已经是最大的恩德了,没有必要再去给我们提供幸福,幸福是靠我们自己,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真正去感恩。家族如大树。老人是树根,父母是树干,子孙是枝叶,根与枝叶、花果是一体的,根是生命的源泉,意寓生命的生生不息,树的繁茂葱郁离不开根的营养。所以浇树要浇根,否则根断花果烂。
何为孝道?不在于你说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不仅以食养其身,使他们衣食无忧,还要以爱养其心养其志,让他们安心舒心,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到被子女的需要。作为子女应有爱心和耐心,并且细心尽心去做,让父母每天脸上洋溢着最开心的笑容,享受到子孙绕膝的欢乐,这便是孝道。
记得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父母教你时,你是张白纸;你纠正父母时,父母已成画……是的,你总是在抱怨,父母太普通,要么给不了足够多的物质滋养,要么给不了足够多的陪伴。然而,当你成年后,突然在某一天懂了,他们其实一直在爱着你。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做的,是让赚钱的速度,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是应该更早一些,懂得他们的内心和情感。
前几日微博上看到过一个话题:如果有来世,你还会选择现在的父母吗?在许多人的回答中,有一个答案让我深感动容。答案是:我当然会,因为我今生对他们没有足够好,来生我想尽力去补偿。然而,现实的生活哪里会有什么来世?和父母最好的相处之道,从来不是在失去后,再去弥补,而是彼此去影响,去接受对方的不完美,互相学习,给彼此机会和空间,一起成长,彼此别爱得太迟,能共享当下最好的时光。愿我们,悉心进入父母的世界,带着父母一起往前走。
岁月流逝,容颜已老,时间可以不对父母仁慈,但作为子女一定要对他们温柔。因为父母是我们的根。老话说:“不孝父母,拜佛无益。”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孝敬父母,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愿天下所有父母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