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 曾国明 通讯员 陈立宏 陈夏珊) “经各相关室、组核查,梅陇镇南山村委罗某、可塘镇联金村委卓某某等 8人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建议不列入村(社区)‘两委’干部初步人选。”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要负责人在海丰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纪律监督工作推进会上提出。
近日,县纪委监委启动村(社区)“两委”干部初步人选资格审查工作,对1700多名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开展换届选举资格审查工作并出具党风廉政意见。截至12月4日,共有8名不予列入初步人选,48名原任干部不得提拔使用。
为防止干部“带病参选”“带病提名”“带病提拔”,县纪委监委把村(社区)换届选举初步人选资格审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发挥监督职能,按照联审内容、程序和要求,通过落实联审机制、细化审核内容、规范联审流程等措施,做细做实村(社区)换届候选人员任职条件审核工作,有效推进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纪委监委专门开通村(社区)组织换届任职资格联审“绿色通道”,建立部门联审、县镇联动的联审机制,落实由案件监督管理室会同信访室、各纪检监察室(组)、各镇(场)纪委等部门,对反映村(社区)“两委”干部候选人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起底、全面过筛,建立专门线索台账,逐条分析研判,分组分类交办,限时全面核查完毕,提出反馈意见。如今年11月底前的第一批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资格联审中,由县组织部事先提供预审名单,由县纪委监委提前进行初步筛选,预告做好预审准备工作。正式联审名单形成后便能及时进行反馈,原本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审核反馈工作,现在只需复核后就能及时出具意见,真正实现了当天受理、当天反馈。该机制的实施,有效避免了往届资格审查过程中预留时间不足、仓促征求意见等问题的发生,提升了联审工作的时效性与协同性。
结合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考核考察等方面的信息,汇总分析,如实综合研判审核对象的党风廉政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重点审核是否存在问题线索正在处置、有无违纪违法问题正在审查调查、有无违纪违法被追责问责、有无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尚未过处分期等情况,经严格甄别,有针对性地提出党风廉政意见,提升联审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党风廉政意见征求工作流程,县纪委监委在村级“两委”换届前期工作方案中对党风廉政意见征求的受理范围、办理程序及回复要求等作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明确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牵头,汇总各承办室组审核意见,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经各室组负责人、分管常委(委员)、纪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四级审定,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提升联审工作的程序性和规范性。
“村(社区)组织换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农村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直接关系到基层组织战斗力,关系到群众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如何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发挥好监督职能,抓好任职资格审查,严把村(社区)干部入口关,做好村(社区)干部及后备人选筛选工作,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县纪委监委将责无旁贷,必须认真抓实抓好。”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