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ifeng.wxhftv.com/Img/2020/11/pc2020110920bc2ee751fa44a48e63798cc7f627c8e01.jpg
● 吕珠满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2020年10月17日,汕尾市美丽河湖海丰行三十多位诗人作家走近海丰县平东镇谷兜新东村的时候,我
http://haifeng.wxhftv.com/content/2020-11/07/000125.html

等待处理…

一个村庄的蜕变

2020年11月09日  浏览量:284

● 吕珠满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2020年10月17日,汕尾市美丽河湖海丰行三十多位诗人作家走近海丰县平东镇谷兜新东村的时候,我们惊喜地看到眼前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楼房整然排列,一般是两层,总有三层四层富裕人家,喜欢出人头地。每一栋楼房的占地面积,相当于三间过两伸手的130多平方米,楼房前后座的巷道宽六米,中央以十八米宽的道路作为中轴线,林林总总,共有一百二十多栋崭新的楼房。这些楼房以村文化广场为中心,规划有序,两边对称,俯仰生姿,在炫目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置身在城镇里。作为一个出生在农村的人,看惯了小桥流水人家,低矮的白墙红瓦;眼前的情景,让我们不由得产生一种陌生感。景随步移,新东村楼房周围处处是一派风吹稻田翻金浪的喜人画面,村前面是一个波光粼粼的景观池和一座翠色的公园,楼房后面是该村委会办公楼,背靠莲花山余脉,青翠葱茏,呈现出勃勃生机。

以前,新东村曾经是一片低矮破旧的瓦屋,好像羸弱士兵一字型排开。家里七八个人厮守在二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床头、灶头和桌头几乎挨得很近,有着“三头相聚”的生活尴尬。陪同的新东村干部热情地给我们介绍情况:当时,村民们脚踩泥泞土路,披星戴月,在贫瘠的土地上勤劳耕耘,挥洒汗水,换来的五谷杂粮却是寥寥无几,仍然挣扎在饥饿的贫困线上。不得已,他们唯有外出到广州、深圳等地谋生,发挥聪明才智,践行着爱拼才会赢的人生信念。

“新东村有七百多亩田地,有200多人常住,”我莫名好奇地问:“村里是杂姓居住,还是一律姓陈呢?”

那位村干部回答得干脆:“我们全村都姓陈!”

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你们村有没有一位姓石名磊的人?他曾经站在浩渺的公平水库前,指点着细浪跳跃的水面,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有关他家乡墨斗湖村的往事,讲述着如何从丑小鸭蜕变成为金凤凰的故事。”。

那位干部笑着跟我解释说:“我们村根本没有姓石的,石磊是笔名,他的原名陈炳镇,确实从我们新东村走出去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9年,我们的墨斗湖村民,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从公平水库区往北面迁移七八公里,变成现在靓丽的新东村。”

舍小家顾大家,有了海丰县平东镇谷兜新东村、公平镇十三坑白水湖村等诸多库区村庄的迁徙,才能够拦坝筑堤,完成浩大工程,成就今天公平水库正常库容量1.63亿立方米,集雨面积317平方公里,成为汕尾的第一大水库。有了数以万计库区村民的默默奉献,才能够成就公平水库衔远山,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的气势。有了清澈甘甜的蓄水,才能够灌溉农田庄稼,滋养万物生长,造福一方百姓,造福广大人民。

在新东村的巷道里漫步,一栋栋楼房都拥有宽敞明亮的客厅,电视机、空凋、电冰箱等一应俱全,与县城毫无二致。有意思的是,家家户户的门前差不多晒着芝麻、花生、黄豆、赤豆等农副产品。这时,迎面走来一个拖板车的大姐,更是吸引住我们的眼睛。在谈笑风生之中,我们走进石磊母亲的家里,大理石地板的客厅,已经宾朋满座,只见石磊的母亲乐颠颠,捧出一碗碗咸茶,送给我们这些人止渴生津。有客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内蒙古的侯洁春大哥端坐在门口走廊的矮凳上,左手端碗,右手的筷子搅拌几下,吹了吹凉气,埋头喝起咸茶,津津有味,很快就营造出了入乡随俗的气氛。

俗话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公平水库里的墨斗湖村,历尽了风雨坎坷路,迁徙发展到现在的平东镇新东村。我们看到一个村庄的蜕变,看到了华丽转身的巨大变化,更看到村民们充分利用库区移民政策,凝心聚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人走得再远,别忘记咱们回家的路。平东镇新东村民外出致富后,时刻忘不了回报家乡,他们慷慨解囊,于2008年在重新规划的土地上兴建楼房,一栋栋楼房,如同雨后春笋,形成了眼前整齐壮观的村容村貌,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夙愿,让人们恍如有一种置身美丽“山城”的感觉。

上篇:致敬记者节
下篇:我骄傲,我是一名记者
分享到

海丰数字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