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东一座临海物丰的县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的汩汩之流被凿开,从大海到河湄,从山麓到村庄,清泉随着光阴而行。润泽瘦削贫瘠的土地,在通衢大道一路前行。
在这片百业俱兴,民风纯朴的热土,有位企业家秉承着大道、大仁、大廉、大勇的自然法则,用守本心,行德义,和为贵的精神内核,灼灼其华,成就甜蜜事业,他就是——林义鸿。
大德大义的祖辈,大公无私的父亲,善良豁达的母亲
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粤东海丰县海城的林义鸿,祖籍海丰梅陇林归丰。祖上林格是百年前慈善的先驱,爱国为民,大义大德。
林义鸿幼年5岁时随家人迁至原海滨小镇汕尾,父亲是海丰县第一届人大代表,在县委组织部工作。离家较远的父亲,每个周末才回家。父亲总在每次回家时,召集几个年幼的孩子开家庭会议,先由孩子报告近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接着父亲便给孩子们讲党史,讲党的理想信念。父亲循循善诱,在林义鸿几姐弟的内心种下了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种子,月复月,年复年,终长成参天大树。父亲的党课树立了林义鸿崇高的信仰,塑造了他优秀的品格。
林义鸿回忆起下乡当知青后回城等待安排工作的事情。那时父亲担任县商业局招工组组长,父亲毅然决然把几百个招工名额中仅有的9个国营工的名额,全给了南下干部子女,把儿子安排当集体工。林义鸿服从安排,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出色被领导提拔,却因集体工的身份无法转干,父亲的无私耽误了儿子的前途;也因父亲的无私奉献让他和妻子的婚房无处安放……人生路上,父亲的一次次无私,年轻的林义鸿理解父亲,因他懂得父亲,敬重父亲。
郭沫若说,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林妈妈的善良和豁达是一笔丰茂的财富。她是原汕尾镇海丰县印刷厂汕尾站的工会干部,也是海丰县第一届人大代表。每天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在丈夫因生病欠下债务时,这位坚强的妻子毫无怨言的挑起生活重担,从自己捉襟见肘的口粮中周济揭不开锅的邻居,把公家分配的大米在粮所换成大米加工后边角料的碎米,勉强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林妈妈常常帮助身边的人,几个孩子耳染目睹,在心房洇染出一片绿洲。
不忘初心成就甜蜜事业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林义鸿和弟弟从摆地摊卖食品、杂货,开小杂货店,直到1988年创建汕尾市美顿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汕尾市第三家成功注册的民营企业。老父亲总是叮嘱儿子要守法经营,诚信买卖。纵然在那个走私、贩假的年代许多人铤而走险,林家儿子始终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就如林逋在《省心录》里说:“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诚信、宽恕、和善、忍让,始终是林家儿子做人做事的法宝。
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公司从食品贸易开始,到成功转型为自己研发、生产糖果。最早开发的一款花生软糖,市面上厂家的保质期是一年,美顿食品公司是唯一把保质期定为三个月的企业,这意味着对产品的营销和物流的流通都带来更高风险,一旦滞销,后果严峻。林义鸿说,因为花生陈化后会产生黄曲霉素这种致癌物质,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必须这样做。林义鸿坚信,做糖果是甜蜜事业,做食品应该讲良心,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林义鸿和他的企业守规矩、讲诚信,不弄虚作假,赢得人心,也赢得市场。
公司自1988年创建,1995年扩大规模,2003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立了集办公、研发、生产和员工宿舍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2018年在河南投资分厂。同时,公司致力打造以“关爱员工,热爱企业”为核心宗旨的企业文化,使每位员工有归宿感和成就感。林义鸿视员工为兄弟姐妹、为家人,时时为大家考虑,林义鸿关心食堂的伙食,甚至亲自下厨,制订膳食结构健康的菜式。每年过年,他都和员工一起吃团年饭。2013年,他被评为“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公司的员工同时获得“全国热爱企业优秀员工”,传为业界的一段佳话。
他给予时光的回报
宅心仁厚的林义鸿,与一起创业的兄弟互敬互爱,团结奋进。一起奉养父母,一起吃饭,一大家人和和美美。他也是一双儿女的好父亲,家教有道。带领家人回报社会。资助孤儿、结对扶助单亲贫困小孩、帮扶孤寡老人,在赈灾活动中带头捐款……据不完全统计,林义鸿家庭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超过500万元。他身兼多重社会职务,在多个领域推动行业发展、造福社会。
林义鸿家庭多次被评为示范家庭荣誉称号,林义鸿家庭事迹列入中央文明网好家风教材……2019年他作为一百位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之一,受邀请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观礼。
看到林义鸿在林妈妈健在时陪她喝早茶,老人贵洁,儿子天真;看到他和家人带着孙女在海滩玩耍,大人赤烈,孩子天真;看到他跻身人群中,一脸谦和,旁人欢喜。万言万瞬间,肝胆照冰雪。
小康社会是《礼记》中说的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是林义鸿一家从祖辈、父辈到他自己,再到儿女、子孙后代,爱国为民的悲悯情怀,是勤劳善良的一脉相承;也是全国万众一心,战胜贫穷的束缚和困境后,所呈现盎然生机的面貌,更是国运昌达,安定平和的大境界。
● 林小冰